读王赓武《家园何处是》

南洋华人移民:较小宏大叙事下的个体理性抉择

在美术馆三联书店偶然看到这本书,购得,略贵。一直以来对移民及华人身份建构和认同问题比较感兴趣。童年时代电视上除了港台剧之外,常有新加坡电视剧热播。关于「南洋」的想象经此建立,细节处却不得而知。能感受到的是同样的语言以及更为沉重的儒家枷锁,以及浓浓的「乡愁」。

在美国的时候认识一个马来西亚出身、新加坡工作的女生。但每次和她聊天的时候,会觉得很难深入,虽然语言相通,内核却截然不同。这与同湾湾人交朋友和交流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即使有孙燕姿、许美静、梁静茹等新马歌手同样在参与编织大东亚华人圈的集体记忆,甚至还有蔡明亮这样的杰出导演,但我一直很好奇这些南洋人的身份纠葛由何而来,这本书给出了湾湾人之外的一种华人叙事的版本。

在 20 世纪上半叶,来自内陆核心腹地(长三角)的人群因何离乡去国?他们如何保持一种不断回首坚信自己的中国人的国族身份又保有重新构建新的公民身份的灵活性。在我们所不熟悉的英、日及其他权力交叠和历史席卷的背景下,个体如何进行选择的故事。因而编辑很巧妙的将之与黄仁宇的《黄河青山》以及齐邦媛的《巨流河》相提并论,但我相信如果不是因为某些原因的话编辑应该也会提及龙应台的那本。但终极而言,都是在讲 20 世纪上半部分因为国家和区域的重大变化,导致个体如何进行人生选择(前提有选择的机会以及能力)。但,黄仁宇在书中坦言申请美国护照对他而言是如何艰难的决定,而齐邦媛的后半本基本也在叙述一个成为另一种身份意义的「中国人」的故事,王赓武的选择放弃中国身份比其他几个人看起来则容易得多。在电影《掬水月在手》中,叶嘉莹则以另一种方式书写了自己的「中国人」身份。相对比而言,南洋的这些移民事实上没有那么大的国族包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非常坦诚地交代了南洋的华人移民的视角,背井离乡自然也是悲情的,只不过近代中国两相抗衡的政治背景相对比较弱的大背景下,个体进行人生选择也相对而言少了宏大叙事的裹挟,更多出自于「生存」的理性抉择。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那种「短暂居留」的预期之下,客居他乡的内陆居民的生活构建方式,像极了侯孝贤《童年往事》所讲的故事。例如觉得电影里说到因为觉得不久之后就会回大陆去,因而家具都不买贵的,只买竹子制的,到时候即使舍去也不觉浪费。在王赓武的书中,父母亲提到只生独子,亦是因为战争和背景离乡的原因造成的,因为生育多个子女会使得搬家这件事更为艰难。更重要的细节是,因为觉得不久就要回归祖国,他们一家人甚至不愿意参与当地的社群,更缺乏构建当地社交网络的动力。此外,由于他们一家来自江苏和浙江,也缺乏同乡社会网络,他们一家人像是独门独户且随时预备回到祖国的浮萍,甚至他的父母也不参与宗教组织的社会网络,只在爱国筹款中参与社交。不过有趣的是,散落于不同地域华人社群之中,作者可能无法说出地道的泰州或者江浙方言,但却学会了不同区域的客家话、闽南话以及粤语等。

因为选择了建国前离开,躲去了政治风暴,但作者曾经就读于「中央大学」的经历使得他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观察了当初的同学们之后的发展,很显然,他的选择使得他拥有了更大的舞台,而曾经的同学虽然也后来成为了共和国的顶梁柱,但也有人飘零凋落,令人不胜唏嘘。

不过对比一下当今的主流文化传承,他们虽则流落异乡,但教育却更依赖家庭这一基本单位,父母亲的影响要高过于社会的影响;由于父母亲的文化传统,他们受儒家正统教育的影响更深,从华人寻根热以及作者对于家谱及家族叙事追逐的热情可以看出。本来以为他们是为了摆脱掉儒家这个长长的大尾巴的束缚,因为没有经历后续的全国性的运动,也由于父母亲的文化基因是正统儒家文化,却保留了更为深重的儒家意识形态影响。似乎和北美的华人移民文化有较大区别。

最后,文笔最好的是母亲的书写段落,读着非常感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