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情感寓言:不在场的身体和缺席的爱情。

据说戴锦华老师去年重开《影片精读》的课程,主题是「科幻」,其中有一堂课就是在讲电影《Her》。虽然从「类型」来说《Her》是科幻电影,讲的却是每个人都经历的小情小爱,但电影的格局却大很多。体现在奖项上,这部电影获得了5项奥斯卡提名,并最终拿下了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奖,然后是金球奖的最佳编剧,并获其他奖无数。《Her》与我们熟知的「科幻」类型片不同,没有爆炸的效果,没有穿越的人生,有的只是静静的一个人对着另一个人耳语,却又那么像是在自言自语,所不同的是,诉说的对象是一个操作系统(OS)。

斑斓的色彩与苍白的人生。

影片的海报即为男主角 Theodore 的脸部特写,背景是一片大红色。红色在海报上作为背景主色出现并不是偶然,因为在整个电影中都在弥漫着红色:红色的墙壁、红色的办公桌、红色的沙发、红色的台灯、红色的电脑屏幕···就连男主角的衬衣,大部分都是红色、黄色等非常显眼的色彩。男主角的气质不曼不妖,沉静得有点忧郁,这些颜色在他的周遭或者身上出现,并不显突兀,反而配合他的沉静与忧郁,显得那么的平和与自然。

颜色的使用使得电影的灰色调主题得以稍微缓解,却不能掩饰电影本身的苍白、空洞、忧伤。本质上这就是一部让人觉得无比伤感的电影,暖色调的运用显得有点不像现实,然而确实,这是一部讨论未来的「科幻」电影。

除颜色外,电影在很多处运用逆光的拍摄角度。逆光在电影中一般而言是禁忌,在沙滩上、在回忆中与 Catharine 的温存、夕阳下都运用了逆光拍摄。逆光拍摄将暖色调运用到极致,镜头中的图像已经不真实,如同梦幻,大抵都出现在「看起来很美」的很多瞬间。这种方法也是在用镜头语言提醒着观众,所谓的美好,不过如同镜花水月,不真实,而且很快会失去。

人工智能的能与不能。

电影的开头是这样的,Theodore 的脸部特写,微微抽搐的含情脉脉的表情,红色的背景,一大串美丽的语言喷薄而出,我们都沉浸在语言的美好时,镜头推开去,我们看到了一个开放式的工作环境,在这个办公室中的人都在说着美丽的语言,但却不是为自己而写。换言之,这是一个看起来非常美丽的,但是虚假的世界,他们是一群帮别人写信的人。有些语言读起来让人酥麻,但却不是发自内心所写。可是,我想连 Theodore 自己也分不清在写信的时候是不是爱上了收信人,或者他只是凭借自己的故事在言说,真情实感,只是收信人换了名字而已。

于是当前台的 Paul 赞美Theodore 时,Theodore 都会有点不自然,然后大声的 claim:「They are just letters.」

现代人的生活在电影中得以深刻而细腻的描绘。下班后,才思枯竭的 Theodore 在电梯里希望听一首伤感的歌。第一次人工智能为他播放的音乐他不满意,第二次才稍微满意一点。听着治愈的音乐,一个人享受着独处的音乐,一个人生活在到处是人的摩天都市之中,看起来却永远那么孤独。这一幕他在坐地铁,人工智能帮他播报最近的消息,在一个「公共空间」中他看果体女明星的花边新闻。这又是另一个具有戏剧冲突的段落,在随处可能被凝视的地铁中,他却做一件应当在「私人空间」中做的事情。回家也是零落可怜,城市背景中挑然屹立的摩天大楼作为背景颜色,这是一个中年单身男人的居所,他回到住处后百无聊赖,他无聊的打游戏,甚至跟陌生女人phone sex,过程中他尽力表演着,一个匆忙的结束让他尴尬不已。尽管他是一个现代人,身体和生活方式都被拉到了现代世界,但他仍旧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与此刻的我们无异。这些背景的交代已经在预告电影的结局。

当 Theodore 认识 Samantha(女主角是一个操作系统,声音表演是斯嘉丽)。在之前他经过了人工智能的询问,在那个简单的测试中,细腻、过程感的 Theodore 与 人工智能的交谈听起来并不让人开心。Theodore 在回答时希望仔细的交谈细节,但人工智能希望他反馈结果,因此 Theodore 的回答每一次都被打断。虽然 Samantha 跟 Theodore 相处得非常开心,但慢慢我们就会发现,Theodore 最初对 Samantha 的喜欢其实来源于对与自己所完全不同的世界的窥视,Theodore 的细腻、忧郁的性情才是他自己。而 Samantha 仍旧是一个设计出来的、以效率和结果为导向的人工智能,尽管她也会辩证的反问:「这些感情是真的吗?还是这是程序预先的设定?」这都不重要。在 Theodore 与 Samantha 的交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美好,人不需要另一个人就可以排遣孤独、获得心灵的安慰,自己得以在自己的世界疯长而不用妨碍和干扰到任何他人,但这些以结果和效率为导向的方式仍旧无法带来一个具体的人站在你身边所能带给你的安慰,也无法给你一个人的眼泪和当面的质询所能给人的冲击。Theodore 有一个红颜知己 Amy,每次受伤他都会来找她寻求安慰。这正是人工智能所无法达到的部分。

Theodore 作为一个人所能拥有的过程化、忧郁以及性情的部分是他喜欢自己的部分,而这些却是无法与人工智能达成交流。那么人是否一定就可以与其他人达成交流呢?我看也未必。这是人类交流面临的终极命题。因此,否定与人与人工智能的交流并不是导演所讨论的终极命题。在 Theodore 难过或者忧郁的时候,他都会选择一个人独处或者躲起来。有一幕他躺在地面看天空,镜头变成从天空向下看城市,城市里的摩天大楼变成了小方块的大小,此刻人类是如此渺小,而俯瞰正是上帝的角度,这是上帝也无法回答的终极命题。

不在场的身体和缺席的爱情。

Samantha 一直以为她所缺少的只是一个身体。她有美丽性感的声线(斯嘉丽配音),也有难以企及的智商和理解力,所以她尝试去解决自己没有身体的问题。Samantha 以为,在她与 Theodore 的爱情里面缺失的只是身体而已。所以她找了有身体的女人来充当她身体的使者,但 Theodore 却终究无法面对。

「The past is just a story we tell ourselves.」Samatha 如是说。很显然这些美丽的语言并非她能体会,Theodore 所深陷的部分不仅仅是自己的过去,还有他自己的现在本身。当他想要去向周遭介绍这是我的女朋友的时候,他很难启齿女朋友居然是一个OS;当他面对自己成功的前妻的时候,自己却仍旧只是一个代写书信的书信师;当他需要独立疗伤而躲起来的时候,需要的仅仅是暗夜里面滚烫的白开水他仍旧要自己去烧开;当他害怕失去 Samantha 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这个看起来永远不会消失的 OS 随时可能会消失不见,导演在这里给了他对于人机爱情的终极结论:身体可以不在场,但爱情却不能不唯一。当他发现他并不是 Samantha 唯一爱情,强大的人工智能可以同时与 8k+ 的人聊天并且同时与 900+ 的人恋爱的时候,Theodore 才难过的躺倒在地。那一刻,他的表情无比纠结,那是背叛、无助、失望,甚至会不会有一点释然呢?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那一幕,所有的问题都回到了人工智能的前提假设之初,我们如何去爱一个人,我们如何去爱我们自己?

尽管故事的主轴设定在 L.A.,但事实上电影大部分取景是在上海。我对于上海是那么陌生,但这并不影响我去喜欢《Her》。这个发生在上海的 L.A. 故事一定程度上像是讲出了我自己故事,我的生活状态我的情爱和纠结,但我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北京。现代世界的寓言就是所有的人似乎都生活在一样的城市景观与技术背景之中,当然与此同时我们却不得不接受,事实上我们在面对的生活内容与情爱纠结,是那么的像,以至于我们自己都忘了哪部分是现实,哪部分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