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

回国快两个月了,觉得好累哦。主观感受比较长。但是仔细想想其实才过了两月不到而已。

因为我的不靠谱,除了工作之外的焦虑、烦累之外,生活上我总是在丢丢丢,然后摔碎或者弄坏了好几件东西。加上我觉得应该要开始消费降级,因此以前不爱做的事情,例如修理啊、卖掉旧物品啊之类的,我现在也开始做了。

好的对应着来记录一下我的不靠谱-修理记录。

1

去年 7 月自驾 SF-LA,在卡梅尔小镇住宿时,不慎将 iPhone 7 屏幕摔碎了,into pieces.

修理:经同事推荐在一个小店里换了屏幕。电池和屏幕花了人民币共约 250 元。

2

回国后向把书房格局变一下,不慎将 27 寸的 iMac 5k 屏幕摔碎了。

修理:经修手机的老板介绍,在同一个商场里找到可以修电脑屏幕的商家。预算一再被提高,因为我的这个屏幕确实好,花了人民币 2500 元。

3

出国前把日本买来的电饭锅,直接插到了 220V 国内电源,一阵爆炸声。

修理:淘宝渠道,寄到上海,400 元左右。

4

为了弥补修电脑屏幕的损失,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一台 13 版的 Macbook Air 尘封不用几年了,打算卖掉。

目前的方案是卖给以前的同事。闲鱼价格大概在 2800 到 3000 左右,我打算 2300 就出了。

远走高飞。

今天和本科班的学生吃饭。我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所以当我刚毕业时,带着初为人师的忐忑以及憧憬,当时是很想要当好这个班主任的。然而让人难过的是,我想最终的结果是让人失望的。我没有当好这个角色。大多数班上的同学可能都对我非常失望。不过以当时的我的能力来说,我自认为是尽力了。

今天和他们两个吃饭,一男一女。大四了,总是要奔前程。没有「前程」的时候,微信上的关系不足以承载过多的情绪状态。等渐渐有了些许眉目,哪怕还没那么确定,也足以使人眉笑颜开。看吧,希望果然是个好东西。

用 W 博士的话来说,虽然我现在还没正式成为导师。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学生,应该就是今晚一起吃饭的这个男同学了。因而,一想到他们就要毕业,我竟然体会到了赵敏说的付出一生的子女终于会「远走高飞」的故事,我非常伤感了起来。

这种伤感已经是很久很久没体会过了。就连我博士毕业时,因为甚至都没穿博士红袍拍照,没有仪式感的渲染果然体会不到。如今想到他们都要零落他乡、远走高飞,绝大多数同学可能此生都不复相见,难免会让人想起自己的过往。而这些孩子们,曾经用畏惧和热望交织的眼神看着我,如今都还没做好准备,就要飞向远方去了。

男学生说,他对大学的概括是失望。此时此刻就想要离开这个鬼地方永远不回来。对大学打分的话,最多也就是及格分,多一分都不能。我想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也是如此的心情,只是过很久之后再去看,那些用力经过的人生,每当我看到那个踽踽独行的我自己,还有身边总还伴随着真心的朋友,我就充满感激。当时的恨意消失了。不再想要修改人生。反而对那样贫瘠的青春心怀感恩——正是在贫瘠里,我拥有并享受了最多的「真心」——哪怕,岁月将我们推向未知,曾经的真心都失去了,但那时候是真的,就够了。这些豁达,似乎是跌跌撞撞的起伏后才能有的心境。然而面对青春和朋友,竟然和曾经热恋的爱人一样,原来也如此的小心翼翼。

他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至少这两个,我看到了我的影子在他们身上生长过的样子。那些个周五一起在夕阳下经历过的时光,因为不懂所以总觉得担心失去又想要拥抱的心情,对我们来说都是永恒。所不同的是,在经历的时候,他们是纯然的白纸等待书写,并不知道前方会写就怎样的人生;而我,如此清晰的知道答案的谜底,却仍旧满怀稚气与他们经历一些些。可能某个时刻,我们也曾在从不想想过的世界相遇过。很多年之后,也许他们想起大学,想到我,也会和我想起和我深夜打电话的英语老师、给我日记写长长的评语的语文老师,等等的那些老师一样,会感激明知结局会潦草,仍旧愿意一起书写的那份真。事实上,这正是我而立之年之后体会到的,对我而言真正从岁月中「获得」的部分。

回来之后,went 同学给我发信息说,大学唯一的收获就是遇到我这个老师。我心里的伤感再度浮现。因为我知道,对我来说,这也是「第一次」的「唯一一次」。经历过了之后,就再也不会和学生有如此的缘分。

而人生,没有草稿,落子无悔,很多个第一次所书写的意境,是要用今后一生的时光去理解和品味的。

我呢,也是第一次当老师,感谢你们做我的学生。我做的不好,但我想因为我尽力了,对我来说这也不算是特别糟糕的境况。

久别重逢(3)

上课

好久没站上讲台了。过去的一年都是在听别人讲。

所以再次站上讲台的感受很奇妙,也很复杂。首先我好像最近会因为要去上课竟然有点焦虑。直接表现就是不太能睡着。看来我今天需要吃点安眠药帮助睡眠了。但也有好玩的地方。例如我竟然重新觉得上课是有趣的事情。好像经过了一年的沉淀,对很多事情的想法更加深入了,同时带着美国经验去分享我的所想,自己也再次有分享和表达的欲望。感觉比前几年都要讲的更好。

做大学老师这个职业有其确实「光辉」的部分存在。但是真的要「慎独」。另外会变得愈来愈自以为是,难以自持。还有当你感受到被真的喜欢的时候,内心也是充满着喜悦的,甚至会有点忘乎所以的幸福。

重逢

现在想到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似乎只剩下了流淌的雪花纷飞。不过那一句越来越觉得是某一种人生境况的总结: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还是说回出柜那件事。这个我出柜的同事,我们称之为「小龙女」好了。

小龙女老师是那种我遇到之后会遗憾自己不是直男的那种女生。好到让我想为她做很多的事情。

最初刚成为同事的时候,或许只是作为「同类」的惺惺相惜,但渐渐的,我越来越对她欣赏。甚至会感慨在很多事情上,尤其在对自己的审问和对自我的坚持,我都惭愧于我甚至做不到像她那样勇敢和坚强。

很早的时候我写「词穷记」,有一天我的公号竟然跳出来她的头像。我吓死了。马上将当时的公号里关于我自己的书写都删除了。

但是后来渐渐觉得,没必要害怕,又恢复了书写。

所以我这里的版本是,她一直是知道内情的,只是一直没有戳破。我更加感动于这样的「心照不宣」,也很感激。美国一年让我对于「谎言」这件事情深恶痛绝,更加对是不是基佬这件事的羞耻感脱敏。因此我觉得我可以说出来了。

然而我说出来的时候,她很震惊。我想那个晚上对我来说是一个自我赦免的仪式,对她来说也有某种意味的确认,像是终于可以确认彼此的情感,以及位置。

可是她这里的故事版本不是如此。她只是很「聪明」的知道,但我这里的那些版本的故事,在她那里都没有。她并不知道我的公号,也不知道我的豆瓣。我们只是在网络世界中很巧妙的相遇了。

第二天她揭晓了谜底。当时我在公号发的某篇文章,恰好她当天在公号搜了一下,顺手关注了。她不仅关注了,还转发到了朋友圈。

所以我们是那种,在真实世界,和虚拟空间,都相遇了。只是她还不知道我们原来那么早的,以陌生人的形式相遇了。

原来不管走哪条路,都会遇到。就真的像是「久别重逢」。

而这次出柜,是将现实中的这个人,和虚拟中的那个人,合二为一了。

然后最后她说,她能看到她有两个朋友也在关注那个公号。问我是不是因为她分享到朋友圈而引来了其他同事。还好,没有其他同事关注我们这样蜿蜒又缱绻的内心世界。

我们同时如释重负。又,深深的感慨缘分的美好。

感谢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久别重逢(2)

开学

一开学就进入了疯狂忙乱模式。忙得披头散发。

从清闲、清淡的美帝模式直接切回忙乱,最初几天感觉很好,像是回归了自己的位置,感到「活着」的感受。但因为体力和情感的迅速透支,后半周就有点不适了。最大的体现在于没办法进入深度睡眠,早上也不能像前一段时间一样一下子睡到大中午,往往九点就醒了,半夜也一直醒来。因为睡眠时间不够导致第二天状态也不好,白天效率也低下。事实上能早点醒来是好事,但是醒来的时间却不能充分利用,客观上造成了时间的进一步流失,以及其他时间的效率低下。

备课确实是很费时间。我无法做到什么都不懂就去上课。那些道貌岸然的人们能做的事情我做不到。不过备课的好处就是,作为传递知识的中介,必须对知识先进行系统化的消化和咀嚼。因而之前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够熟练掌握的部分,却因为要上课的原因不得不硬着头皮使劲理解。倒是也有一些好处在的。

但备一节课大约要用两天的时间。一个人在幽暗的办公室钻着,精神上是苦的。

斗争

很快就开始了政治斗争。因为权责不明、权力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了处于我这样生态位的人永远处于劣势。但是毕竟我已经不再是一年前的那个我了。虽然我做不到彻底的横眉冷对,但是也不会像从前般温柔和患得患失了,如同小绵羊般任人宰割了。

每天都要提醒自己,因为有「必须要完成的事情」,所以必须清醒的提醒自己 on the right track,不要被平庸的恶所裹挟。

信息环境

在美帝的时候会更 prefer 看美剧。在那样的环境中更好的理解西方的文化和语境。回来之后,我首先是不会开车了,进而现在开车也能不打转向灯自己也懒得打了。在美国那种安全意识驱动下的各种观看、礼貌,似乎也丢了不少。

我觉得最可怖的事情是我觉得一定程度上我失去了思考我处境的能力。但是因为已经三十多岁了,客观上我不具备缓缓前进的资本了,试错的成本也提升了很多倍。我想很多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迷失、失去竞争力,从而变成被温水煮熟的青蛙。

在美国时投稿的那篇中文论文马上要出版了。回头看有点感慨,同样是本人,但是那篇论文的主题和写作方法,我现在看似乎觉得是看别人在写。在不自由的处境中,似乎连写作、思考都戴上了镣铐。所以这才是真的要做抗争的部分。是要独处、思考,以及书写我的生命经验。而不是卑躬屈膝、委曲求全的假装自己的平庸。我要和懦弱的、患得患失的自己说再见。

出柜

很多年前我写过一个「出柜」系列。然后到某一篇写完的时候我就再也不想写了。

不是我自己的生命故事不值得记录了,而是我觉得「出柜」这件事情,在我生命中不再是意见「特别」的事情。究其根本,我不再觉得是「基佬」这件事情是错误的、需要被原谅的事情了。

我也不认为这件事情需要拿来做自我感动,或者成为基佬们观看的故事然后成为别人的谈资。或许我确实从很多「别人的故事」找到过很多的力量,在某一个阶段成为我做人生决策的重要参考和「理论依据」。但是对我自己而言,当我真的在 SF PRIDE 经历过一遭之后,我就不再认为这件事情值得大惊小怪了。我不应该主动「降维」到落后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之中来。

然而这件事情还是值得记录。

在和「东施」坦白之后,又和女同事说了自己的事情。但是说的时候并没有感到「眼睛湿润」,只是说完之后觉得如释重负。感到能不用继续演戏,以及未来的人生里可以更为真实的讨论一些更真实和重要的事情这件事情本身值得高兴,同时我可能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值得珍惜的朋友。我很高兴。

同时,也感到很遗憾。如果再早一点,更早一点,最好高中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觉悟,那我一定可以处理好更多的关系,收获更多的友情。

同事自然不会有什么有色眼镜。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自己戴了有色眼镜,没有勇气直面自己的身份。

就像我以前把写博客这件事情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各种打草稿、写提纲,似乎也没写出什么像样的东西。话说直白点的话就是,这种仪式感的事情更多是自己的仪式,是自我感动。现在我将这样的意义主动消解。我就想记录自己的生活,只言片语,我也不认为自己能写出什么像样的东西。但这也没什么。

这是一个春天。我似乎变得更凶了。我要从日常生活的骗局中挣脱出来,我要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去做那些「必须要完成」的事情。

还要尽量多点时间和情绪去看电影和阅读。

我还有机会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