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一次想在这里写一个歌手屡屡受到频频狙击,最近分享了著名女记者的谈林徽因的视频,一次,二次,三次被豆瓣删除、违规加锁。很想一笑置之,想到青年和少年时代的精神偶像一个个被 cancel,然而事实上这些人曾经都是被精挑细选的模板人选,又顿觉无力,可笑。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喜欢的人不再能大声畅谈,要费尽周章地经过各种科学渠道、又要偷偷地去看不让人知道。是不是我喜欢的人都是不该被喜欢的?是不是我本身就是错的?
这种无力感是什么呢?就是你曾经笃信的、信仰的、热爱的那些人与他们创造过的时代,以及经由各种事件、表达传递出来的精神信仰,都被否定掉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塑造过你的人,都成了心照不宣不能谈的人。这些「否定」和「心照不宣」的「不能谈」,让人恍惚觉得自己的青春是错的,曾经热血的自己是错的。讲真,这会让人在日常的生活里失去意义感,怀疑自己苦学和曾经执着拼搏的意义。
如果我不需要跟这些日常的庸常与随处可见的平庸之恶作斗争,我应在漫长的辛苦劳作中得以喘息。然而我的几乎所有的关于热爱的能量,都被这些日常的狙击战所耗费干净了,一滴不剩。
这种否定不是自己见到了更大的世界、扩张了自己认知和理解世界的版图之后的那种摧毁和重建之否定之否定。我甚至已经无法自信地跟学生讲述我的世界观和曾经坚信的事物与精神,因为它们已经被否定,变成错误的,已经随着一个时代成为泡影,彻底坍塌。
否定一个人,就先从否定他热爱的事物开始。
二
女记者应该是熟读林徽因的各种文本的,当然她也懂得作为女性的历史和现实处境。在她的讲述文本中,是林一生的抗争、奋起和最终坍塌信念的故事。直到最后,她决定不再吃药,身消玉陨。
那些因为女性身份而不能从事的职业,建筑师,在美剧《镀金时代》中也有叙述。女性不能爬到宏伟的建筑上去,甚至在当今,还有在建设桥梁隧道时因为女性被视为「不洁」「不祥」而被拒之门外,荒谬至极。不过寥寥的记录里,我认为最华彩的部分是女记者对林设计文学杂志封面汉刻的采纳,对于改造景泰蓝的色彩运用,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每一道花环不能柔不能媚的坚持。她说那是「乾隆 taste」。最后她到临终也没能获得一个所谓的学术身份来进行书写个人的才华,最终梁思成在她的墓碑给她刻下「建筑师林徽因」。
你看这个叙事,从名字开始说起(「徽因」出自《诗经》之《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没有太多叙述林与徐志摩、金岳霖等的情事八卦。在冰心太太的客厅故事赠以陈醋之后,她没多言语,两个月后拿出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予以还击。你们以为只是风流韵事,而她在为了热爱和信仰在一个字一个字的书写、哀叹,字字血泪,至今仍旧至为关键的奠基之作,相关学术领域无法绕开的经典文本。
三
不管是林还是女记者,应该都是很多人想要成为的人生与职业模板。师妹在群里说:「女性榜样的样本没有那么多,林徽因很珍贵」。以我浅薄的见解和观察,我认识的很多杰出的女性,都是或明或暗想要成为林徽因那样的女子的。然而不论是诗人、工艺美术师还是建筑师,或几百年间无人能出其右。
女记者也当如此。许许多多新闻人,不论是女记者曾经的职业成就,还是她现在的人生选择,尤其是她去年以来的几个由衷的肺腑的视频,都会让人感到钦佩的同时感到「有那么点不好意思」。那不就是「我」想要做的事,她难道不就是「我」想要成为的人吗?但是「我」没有做到。如照镜子般让人自惭形秽,认识到不是时代戕害,而是自己无能。
在女记者的视频里,很多处手机截图直接插入、言语的节奏略飘逸承接时有脱轨,多处直接借用央视视频片段而未标出处,视频制作显得粗陋。但表达却是极其准确及有力道的。这更让人觉得惭愧。可能表达,只靠知识体系、思想脉络、语言贯彻和手机简单制作即可达成;短视频也不一定非得是下沉的。这些反直觉的作为才是真正书写一种正常的「常识」,也会立竿见影地让人意识到自己的无能。
看了另一些媒体人的观后感,文字拖沓,毫无表意,唯有对女记者的崇拜。或许这也就是她存在的意义。曾经成为很多人的职业偶像,现在脱去了单位光环,她终于也不用顾及束缚以及周全各方,尽力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这恰恰倒是成就了她最好的表达。终于,她也也拥有了自己的名字,而且那个名字之前,不需要再道出单位,她说的就是她的价值观和她认识、理解和信仰的世界。
也像她说的那样,林徽因还是活在一个比较恰当因而灿烂绽放的时代;但是宾大如今才给她颁发建筑学的学位,这恰如她很多建筑学论文中甚至无法拥有署名权一样,是时代的限制。但女记者不会。可能,她的名气大大地大过她的先生。她不必在她生活的时代被称为某某夫人,不过当然,她现在也不能拥有姓名。
梁再冰(梁林之女)在央视的采访中说,林徽因只活到 1955 年,只有 51 岁寿命。她说如果她再多活几年,会经历更多折磨。也许 51 岁也是一个不错的年纪。
今天我又重新看了一遍视频,同时又打开了梁林的纪录片。怎么说呢,在这些哺育和引导我的文化资源、鲜活的人与历史以及他们呕心沥血、舍命捍卫的他们热爱的中国古建筑、古城池、诗歌与心甘情愿经历的贫穷和最后决计不再吃药不再治病的故事背后,我才感受到了自己不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