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友腐如是,腐女奈若何?——继续唱“反调”谈“认同”

看了冉迪老师的评论《来唱反调:爱,其实是有性别的——说说同志电影的“自我认同”》一文,我也按捺不住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从『我们』说起

在看之前,我在想,一个20分钟的短片,能承载多少的内容,可以表达多少属于『我们』的声音?

当我们开始讨论『你们』、『我们』、『他们』的时候,在语法上据天然区别出不同的人所站立的不同立场。就好像对面的这个人,即使他跟你是一个国家,一个省份,甚至是一个班级,你可能还是会觉得他不属于『我们』。在『我们』这个词的预设中,我们带有相当深切的认同感,然而认同本身却是复杂并且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的。比如,种族,民族国家,村落,或者亚文化——犹太人在被屠杀和流亡的过程中国确认认同,而最初期完全由移民组成的美国则担心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移民缺乏对于新的共同体感,而自由女神则成为一种替代性的认同方式:这是一个人人平等,人人可以怀抱梦想的,自由的国度。

说到这里,我们就需要探讨下,同性恋的自我认同,与同性恋的群体认同,与社会对于同性恋的认可,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几个维度。我们在《爱在水中央》之中,看到的大部分是一个性向不明的男生与另一个非常明确的男生之间的故事,最后他们在水中央接吻,爱情之圆满。但是,我想说的是,这并不应该是全部。

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

在中国大陆的国情中,在新千年的语境中(也许新千年已经成为一个很老的词),自我认同要么是独自一人完成的,要么几乎没有什么障碍,自我认同发生的很好。把人『掰弯』这样的事情也许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我是绝对不会去做的。我想,《爱在水中央》应该很难承担去解读一个人内心心理变化的复杂过程,限于篇幅,一个人内心遇到的挣扎、禁锢、文化藩篱、传统责任等问题在阐释中被弱化了,然而情节的呈现,靓丽的外表,华丽的颜色成为最大的卖点。

可是,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去关注一个人从不能认同自己到接受同性爱的关系,难道只是为了阐明,爱情无性别的界限?但是爱情果真没有性别的界限吗?我们看到,多少境遇性的同性恋者,在到了结婚的年纪之后,抛弃同性恋关系,进入婚姻状态。(参看韩国电影《REC》)

即使一个人在他少年的时期接受了同性爱的关系,然而爱情也终究不会是最终的救赎之路,爱情只是关系的开始。

从另一个角度讲,群体认同需要个体的彼此认可,帮助一些独自生活的同性恋获得群体的支持,让他们从孤立无援的自我挣扎中走出来,这才是社团的意义所在。我前几个月有幸到达北京同志中心、爱白在北京的办公室,看到有些志愿者在为之努力,我想他们是功德无量的,因为一个人毕竟只能是一个孤立的岛,而获得了群体的支持之后,一个人所面对的问题就会变成一个群体的共同问题,多元的价值观下,一个人的解答方式可能也会更加多元。其实归结点也仅仅是,能否让一个人,在暂时无法改变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借由群体的能量,更自信更有尊严的生活?

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消费

对于同性恋的消费由来已久,不管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电影作品中,对于同性恋的消费都层出不穷。在港片最辉煌的时代,『基佬』通常都被呈现为一个娘娘腔的配角,他通常都是被人拿来耻笑的丑角,再后来的《美少年之恋》等影片中,同性恋的生活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以美少年来载体,人们带着猎奇的眼光进入大众文化的消费过程;而在日本,则有以『同性恋』为主题的文化产业链,其中以动漫为主。

说到电影,台湾电影《十七岁的天空》看成同性恋主题华语电影的典范,在电影中,台北简直就是一座腐城,在同性恋的眼中,同性恋简直无处不在。这部电影在商业上获得相当的成功,女性、同志以及女性的男朋友们都成为座上嘉宾,这部电影以其轻松搞笑的风格,拉家常的叙事风格成为『爱情电影』,以同志主题为卖点,却绕过狭窄阴暗的同志主题本身来歌颂生活的美好,来谈论『爱情』这个大主题,天下谁人不恋爱?

在西方国家,有些政客为了拉拢少数群体,则以改善同志生存现状为卖点来吸引同志群体的支持;有些聪明的歌手也以拉拢同志群体为一直以来的策略,某些商品则专门进入同志细分领域,他们都深知,很少有如此消费力高,有品位,有传播能力,以及高忠诚度的客户消费人群。

可是,消费的人,通常都不是『我们』。『消费』与『被消费』显然是有阶级划分的。就像四爷在台下听戏不重要,台上的陈蝶衣唱的动情,那四爷才是真正在消费的人。很多时候我看非同性恋者在描写同性恋的时候,会觉得别手蹩脚,你看看关锦鹏电影里面对于同志的细致入微的刻画是为何?关导演所做的事情不是在想象同志境遇,他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将他自己的故事,那怎么能讲的不好呢?

可是,当我看《爱在水中央》的时候,却一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受。这么美的画面,这么帅气的演员,却没有在讲我的疼痛,却好像是在营造腐女的耽美梦。如同听戏那样,曲终人散之后,听戏的人继续妻子孩子房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演戏的人台上台下演着的却是同一台戏。

给飞赞的题外话

以飞赞的能力,做拍短片这样的事情,其实很难得。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渠道发出我们的声音,以此促进的应该不是『我们更愿意变成同性恋』,不是让飞赞站友更好的认同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我想飞赞可以以自己现有的清新明朗的身份来做更有社会意义的事情,那就是跳出来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同志,接受同志,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说明白了,当前我们最需要的不仅仅是被自己认同,被那个我们爱的人认同,我们更加需要社会的接受度,使得我们在生活、学习、求职、工作之中能拥有更多的正视,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而飞赞有这样的能力的时候,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与功能:告诉社会一个正常的同志人生。

最近有机会看了不少BBC(Channel 4)对于英国同性恋历史的反思过程,正视英国发展过程中的弯路,尽管英国国内恐同的人仍旧不在少数,然而从不同的侧面来反应同性恋的人生,将好的榜样宣扬,将曲折的历史反思,每一集看了都让人动容。关锦鹏导演的纪录片电影《男生女相》也从自己的成长历史来讲故事,让我看了之后非常动容,尤其是其母对着镜头的一段话。这样的电影其实挺多的,这些让更多的人了解同志群体本身,而对于同志成长过程的发掘,也许对于一个同志的自我认同历程,会有更好的共振与示范作用,从而也可以促进同志亚文化在社会中的接受程度,让同志可以更好的在中国过有尊严的、有质量的生活。

((参看电影:《莫里斯》(1987),《迷情站台》(2007),《石墙风暴》(1995),《米尔克》(2008),《王尔德》(1997),《英伦性丑闻》(2007),《英国人在纽约》(2012),等。)

定性之眼(2):移动互联网是什么?

当我们谈论中国的时候,通常都会谈到北上广深,2008年的北京奥运,2010年的上海世博以及广州亚运,2011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四个城市以他们的经济实力充当着飞速发展的中国的门面。可是这往往是误会。以中国幅员之辽阔,人口之众多,哪里是这四个城市可以代表的呢?

近几年因为工作的原因,走了中国不少的城市,尤其以二三线城市为多。我的老东家以地产商之眼光看好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未来发展,去年底,我也有幸为某国内大型电脑品牌做项目,深入到西南三四线城市进行调研,所到之处所见到的中国与封面北京封底上海的中国截然不同,于是去年年底我在外教课上做presentaion的时候一直在跟外教说:中国不可以被北京代表,而一个正在迅速变化、转型以及呼唤更好的信息资源的中国广大二三线城市,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

所幸的是,中国二三线城市遇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使得他们与他们生活的国家,他们生活的时代,贴的如此之近。

在访谈了近十个用户之后,项目负责人给我发了一封邮件,里面是所有放过的人的资料,然后他发短信问我还缺什么人。我仔细的看了表,我说,我们还缺农民工。不出所料的是,他马上把电话回拨回来,很不解的重复着最后的三个字:农民工?我很肯定说,对。

作为一个一直以来就职于跨国大公司的他,并且他还是北京人从小都生活在北京,是无法理解想移动互联网App这样的东西,能和没什么文化的农民工扯上什么关系的。但是以市场的角度看,他们虽然可能使用的是不足千元的手机,但是那些手机也是使用安卓平台的智能机,他们毫无疑问是移动互联网的成员,也毫无疑问应当被重视,被倾听,被理解。

然后让我们来给这个人贴一些标签。

基本

男,91年,职高学历,某高校保安,成人高考就读中,目标是拿到学位后考取公务员。

手机

魅族,安卓,2010年,3k+。智能手机(安卓、iOS、WP等)拥有率并不高。下一台打算存钱买iPhone5(认为信价比不高;太酷了,简直就是万能机器。)

PC

有PC,使用PC管理手机,居住环境无WiFi。同屋5个人,有3个人有PC。是否有PC成为影响其信息观念的重要因素。

话费

每月话费30元,数据流量20M。

电子商务

使用京东给手机充值(比买卡便宜将近一块钱),非常喜欢京东(服务好,物流好,退款方便),会在京东账户充值(每次约300-500元;原因是U盾使用太复杂)。

手机使用

手机QQ+掌上百度。对于这个人群来说,在桌面互联网强势的大品牌依旧强势。

其他App使用混乱,如用了UC影音(而非QQ影音);掌上百度(而非QQ浏览器或者UC);自称信息需求较高,装了百度百科、百度新闻的App,认为专业,同时装了读者、青年文摘的App;听音乐使用QQ音乐;装了一堆省电的App,等。最担心通讯录丢掉,因此尝试用过手机助手来帮助其保存通讯录。

付费态度

曾经为网游买过点卡,但手机游戏不玩复杂的,不付费;不会为阅读付费。

我试图做两个投射实验,但被访者都无法配合发挥想象力。对于很多使用行为都有矛盾之处,但我认为并不是出于故意欺骗,而是确实不懂得如何更好的使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有些学者认为农民工群体是『被动卷入』移动互联网,但是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非常主动的想要进入到移动互联网之中来,想要更多的获取资讯,更省钱的生活,尽管他们的知识能力、信息能力常常不足以支撑他们的行为。

还有一个信息与我设想的不同。我本来以为对这些在异地打工的农民工来说,手机应该是极其重要的终端,但是其实并非如此。以被访者为例,他很少使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来与别人保持联系,对于移动互联网,他也仍旧是停留在互联网的延伸行为之中(聊QQ与看新闻),其他的更为适合移动的行为他们则并没有能力进入其中。举个例子,他装了微信,但是因为没什么圈子在使用,他也没有怎么使用,如果要是需要发短信的时候,他会上手机QQ来发送信息。尽管他并没有将手机使用成交往工具或者信息工具,手机对他来说也确实没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然而他还是认为没了手机几乎不能活:“没法想象没有了手机的日子。”

在互联网公司对这样的用户有一个特定的称呼,叫做『小白』。然而不管有多白,他们也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并且渴望移动互联网的福祉能够降临在他们身上。

 

定性之眼(1):移动互联网是什么?

从2009年介入到移动互联网的研究之中,到今年已经算是一个老手了。在2009年,大多数的人都还将手机看成互联网的延伸,然而在2012年再看这个观点就会有点好笑:你看看人们对于手机和PC的依赖程度就知道了,更多的时候情况可能是这样:手机与PC各自承担了不同的功能,同时,经由移动运营商以及政府的网络搭建,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而以iPhone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操作系统又将智能手机的使用门槛降低了很多,因此越来越多原本只可能在PC实现的功能被移植到手机上,并且一旦被移植之后就有固化的趋势。而今,手机已经从传统的短信、电话这样的人际交往终端变成个人移动信息终端。手机不再是传统桌面互联网的延伸,到我们所生活的2012年8月,中国的手机网民以及超越通过PC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成为互联网第一终端。(CNNIC,2012年7月)

我本身是从做数据出身,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所认识的移动互联网,是百分比,是平均趋势,却很难抓住细节。2009年曾有机会参加了近20场手机用户深度访谈,以定性的角度来观察手机之于真实的社会人的意义。现在必须承认当时自己水还太浅,诸多发掘仍旧停留在异常感性的层次。最近有机会访谈诸多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同时又义务帮一个公司做一些用户访谈,两方面都得到了不少的信息,从开发者运营者到用户,每一个节点都有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然而,用户所描述的他们生活中的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有很多是我所想都没有想到过的。即,你以既有生活经验去观看和想象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只能发展出既有的逻辑而已。因此最近虽然非常辛苦,甚至牺牲了周末的时间义务做访谈,我也是乐在其中。常识这种东西,是阅历的必然组成部分,而且借由这些访谈,我也开始重新勾勒自己的学术地图,甚至是社会脸谱。

那么,定性是什么呢?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西方的管理学则强调不仅要“Do Right Things”,同时也要“Do Things Right”。定性就是一种“Do Things Right”的方法。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看,实证主义(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甚至证实真伪的)主要有定量与定性两种路径。定量呢,简而言之就是数据,凡事以数据为支撑,尤以美国主导的西方社会科学为代表;定性呢,很可能是无法辨别好坏,也无须辨别好坏的,常常用于探索未知现象的成因,挖掘事物的内在逻辑等,现在常用的方法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座谈会、民族志等等,每种方法之中又有不同的技术可以组合运用。现在社会学研究提倡定量与定性的同时运用,同时扬长避短,也使得研究更加立体,丰满,具体。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定性呢?定性研究方法一般用于高校的社会学研究中,现在有不少公司也将定性研究方法运用于产品探索等方面,但大都不成体系,绝大多数的产品设计仍旧基于设计者的个人偏好甚至是决策者的独断专行,用户的真实需求很难被反映。我之所以非常愿意投入到这个本来与我没有任何关系的项目之中,绝大多数原因是因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通过曲折的路径找到我的时候,向我诉说他们现在在产品设计以及用户需求分析的时候遇到的瓶颈: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拥有用户使用的所有的痕迹,这个数学系专业毕业的负责人跟我说,他的数据建模能力非同寻常,但是通常一个模型建出来之后是无法解释的。无数个WHY冒出来,这个时候仅仅依靠产品经理的猜测已经远远不足了,然而,当数据模型已经产生可以挖掘出统计规律的时候,这样的用户行为背后所藏着的用户使用的逻辑往往已经非常深刻了,也就是说,不只是个例的行为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互联网公司,用户有权利被听到,否则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转身就走,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个项目负责人对于定性的重视让我挺感动,在如此重视定量的大环境下,他们已经重视到定性的作用,所以我就欣然答应参与这个项目了。

当然,通过访谈这些不同程度的手机网民,我也开始重新认识每天在研究的领域,2012年的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今年夏天。

今年夏天就在一片一片的追赶的慌张远去了。这种过法挺不常见的,前些年一直忙于学业、实习,追求前途,这几年随着毕业、辞职、创业,身份不断变化,内心所关注的重点也在变化,真实的生活却一直在擦枪走火的边缘徘徊,虽然表面一致保持苦逼的波澜不惊,但内心的变化速度却一直在趋向极限。以这样的状态再回头看曾经纠结的死去活来的所谓『选择』,只是觉得平添了几分释然,以及对于曾经的『不够好』的自己的体谅。

今年夏天的改变源于我自己对于周遭变化的强烈反应,我一直在写『28岁说』也是试图阐释这个30岁到来的单身的漂泊的中国大陆男同性恋的身份问题,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曾经多年的好友纷纷以各式各样的方式『走出你人生』。自己检讨后,我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我自己不曾对亲密的好友出柜,因此造成了我尽量在大多数时间中远离圈子,所以我现在倒是倾向于跟亲密的好友出柜,但是亲密的好友已经纷纷远离;还有的重要的原因就是彼此生活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已经进入了人生的新阶段,妻子孩子房子车子等等,而我却仍旧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他们也许会觉得我还算上进一次孜孜不倦不务虚名,也许会觉得我清傲孤高不可一世,因此仍旧在徘徊寻觅,仍旧在读书运动求进步,却始终孑然一身。而在这个时候,我所仍旧不断在进行的生活,他们大部分已经主动请辞了。

所以享有同样的身份的朋友会走到一起。我写《似是故人来》,将这样的想法已经写得很明了。然而享有同样身份的朋友虽然更容易认同彼此的生活方式,在交流的基础上不存在诸多的问题,然而毕竟大多数是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也没有现实生活的根基,因此大多数的人也是昙花一现;而那些在刚认识就告诉你他当时你终身挚友的人,你更加不会相信,轻易说出的人往往没什么行动力。随着年纪增大阅历增长,越知道所谓『基友』大都如同广场上狂欢的人群,狂欢时热闹非凡,彼此贴着身体共同享受此刻汹涌的气氛,当人群散去,各自返回自己阴暗的角落舔舐孤独,就好像没有人值得信任,没有人值得热爱,王菲小姐唱得好:『反正最后每个人都孤独』。

今年夏天认识的几个朋友,却跟我一起,以这样『狂欢』的方式,把这个不算炎热的夏天过得热火朝天。我想如果不是因为张惠妹的AmeiZING,如果不是因为某好友马上要赴非洲工作,如果不是因为『每个人都孤独』,这样的『狂欢』,也不会持续到这个夏天结束。满北京的寻找美食,啤酒音乐大暴雨还有同性恋,争吵吃醋眼泪妥协还有和解,这个夏天的感觉就像是毕业那年,我又开始温柔的去思考这个世界,开始愿意接触人群,以及拥有一小撮的好朋友。

2012年8月7日,立秋,炎热还在继续,暴雨过后奥运上演,声色犬马的世界永远有操纵眼球的事件在延续声色犬马的太平盛世;有人已经在非洲,有人马上赴美,有人在入职培训在军训,我呢,还在这里,回到了安静的无人打扰的生活,尽管生活仍旧繁忙节奏紧凑时间永远不够用,然而那些搅乱情绪的魔障却随着夏天散去了,我又回到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游泳一个人看电影的时光,而夏天的一切,就像一觉醒来要使劲回忆才能记得起来的一场梦。

等一季花开,等一季雨停,等一季秋风乍起再吹落,秋风萧瑟的时候,多么希望能有人一起来过这不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