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高音(5)。

十二

看豆瓣上一个人的写作,熟识大众文化里的各种符号,并且还能熟练调用,前后贯通——还有什么把貌似切割开来的媒介文本符号串用给人一下子击中的感受呢?其中最厉害的人,当属王家卫和金庸老先生了吧。当我们忽然意识到,原来这个剧里面的谁谁谁就是另一部里面谁谁谁的谁谁谁之后,会突然觉得,好牛逼啊!

当下觉得牛逼其实是因为「出乎意料」。当然这样的创作能够说明创作者的用心,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大众文化的廉价——你只要在这个社会上如此生长,你就熟读了这些文化符号及其背后的含义,当有人出来调用的时候,你就忍不住感动——你不是感动于作者的文笔,你是感动于自己在消费这些文化符号的时候的青春,以及再也回不去的自己。

我曾经在豆瓣的写作让我也收获了一些关注。那是一个阶段的我自己。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自己会经常听四妈帮我录的有声版的我的豆瓣日志——但是现在我看哪些字的时候,觉得好陌生,一来觉得感动于那些灵动的字,他们多么鲜活而生猛的表达了那时候的我自己,二来其实看不下去,觉得没力量,没营养,反复咀嚼某一段已经逝去了许久的经验,虽然偶尔现实生活中也会那么矫情一下,但那样的字,是再也写不出来了。

所以当我看到那个写作者可以几百篇的产量,我是震撼加佩服的,同时庆幸自己,再也到不了那样的状态,写不出那样的字,体会不到那样的情绪。是的,我是庆幸的。

最近我在重温《奇葩说》,有点佩服几个主创,包括马东、蔡康永和高晓松。事实上,论辩论技巧,这几个主创完全不及辩论圈的那些「大人物」,但是他们为什么往往似乎辩论的也很精彩呢?除了他们身上具备的某些权力感之外,就是因为他们是在拿人生阅历在辩论,而不是在用逻辑和技巧,以及不是在用自己血淋淋却简单的人生故事。同时我觉得高晓松是聪明的,当然他非常自恋,但他晓得,那个平台他偶尔来玩一下可以,但一直保持高能的发光状态,并不太可能。当然说到底,他不以媒体人自居,他以自己的「作品」而光荣,也有一定知识分子的自觉。

从前台到厨房,是需要勇气,也是需要沉淀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