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洋日记」范晓萱:游刃有余与不合时宜。

2018-02-13 10:18

因为生活有点无聊,我竟然开始各种翻看 youtube 上的各种网综。虽然买了一台全新的电脑,然而可能 youtube 还是能读到我从前使用 Chrome 的信息,给我推送的竟然都是康熙来了。夜不能寐或足不出户的日子,我竟然看了许多台湾网综。然后不小心翻到了小 S 在台北开演唱会的视频,十几分钟,是大小 S、阿雅和范晓萱重新聚首,四人一起合唱《姐妹们的聚会》。半夜看那个视频,竟然非常感动且感慨,关于范晓萱,想起好多往事。

短短十几分钟,曾经的四姐妹。小 S 如同任何时候那样,直言爽语,口无遮拦。小 S 说,四姐妹现在只剩下范晓萱还没结婚、没生孩子,其他几个都似乎在赶火车般迅速进入美满的、令全世界关注的婚姻,孕育后代,只有范晓萱,似乎还停留在原地。在台上,她还是那么的小小的、有点畏惧般的躲和缩,看起来那么不像一个明星,完全不具备其他三人的游刃有余。

说真话当我看到台上这样的她时,会下意识的想到我自己。那个台上的有点不合时宜的样子,需要笑又笑的有点辛苦的她,好像就是我。

年纪越大越感到「宿命」。看到今天的她这样子的时候,我似乎一点都不震惊。这种不合时宜似乎体现在,她看起来是四姐妹里面过得最奇怪的一个,或者更直白的来说,是「过得最不好」的那个。当其余几个纷纷顺应生命周期的推进和社会的要求不断前进的时候,似乎只有她在原地踏步。但我不知道「原地踏步」这样的词语是否足够的 fair。因为看起来一成不变的我的生活,看起来也是一步不前的样子,但我心里每天都在百转千回。这样看起来的平静也许对外界来说是「一成不变」,但对我来说可能就是每天有勇气醒来与生命对抗的全部的意义。

这种「宿命」感体现在,少年时候,生长于小城市的一代人,并没有太多的「参考群体」可选。但就在有限的选项里,找到一个,可能也并非偶然。从最初的清纯少女,到让她红遍华人世界的音乐小魔女,再到急流勇退的剪短发,做所谓的自己的音乐——从很久之后来看,她远行的步伐绝不仅仅于《Darling》、《我要我们在一起》,甚至《绝世名伶》,到后来的百分百乐团玩摇滚,她似乎才算是找到了真正的领地吗?可能吧。那么当我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喜欢她,从虽然不太多也绝不仅仅限于她的选项中非常垂青她的原因,可能是我那时候就喜欢她身上的「不合时宜」的样子。以至于在很多年之后再来看,竟然成为某种「寓言」,同样的种子在我身上生根发芽,终于殊途同归。

2009 年秋冬交加的季节,我去北展看了范晓萱的演唱会。现在想起来那仍旧是异常让人感到震撼的演唱会,无论从整场演唱会的叙事、表演,或者我经由它的演唱会所自己生长出来的意义。1999 年,我第一次如痴如醉的喜欢她在福茂唱片的最后一张唱片《我要我们在一起》,并且喜欢她与李亚明痛苦决裂并离开福茂的故事。那张唱片引入了李泉的作品,并且提名了金曲奖——这个对于决计要「走自己的路」的她来说应该是意义重大的,也许真的可以成为不错的独立音乐人?不过十年间她鲜有作品问世,也许是因为唱片业本身的衰落,也许因为她很难寻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2009 年的演唱会虽然场子不大,但仍旧拥挤满整个北展,并且台下还因为坐着周迅、大 S 而显得星光熠熠。多年后你问我,我还记得关于那场演唱会的什么吗?我还记得,她提到当年自己扮演「音乐小魔女」时的夸张作呕的表情,还有她改编的摇滚版的《你的甜蜜》。她帅气的推翻是如此的自信满满,然而我还是忍不住想要问问她,那些曾经一点一滴走过的人生,当真没有任何意义吗?或者说,唯一的意义就是认真走过的每一步之后,到某个时候将其推翻吗?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的身上。在三十岁之后,我竟然把自己沉醉于此、获得意义于此、自恋于此的许多领域的意义推翻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更类似于是自我否定,然则内核的纹理是,终于走过了一段又自恋、自负又自卑的阶段,我竟然如释重负。我不再辗转于各种文艺的场所,重新阅读曾经热爱的文本并审慎的评价其意义。像那个演唱会那样,那么举重若轻的朋克的把一切推翻了,欢笑了,泪崩了,狂叫了,然后呢?没有人问过,然后呢?当演唱会落幕之后,每个人还是要回到自己的生活里去谨小慎微的寻找意义。

最近很红的毛不易是这么唱的:

好吧天亮之后总是潦草离场

清醒的人最荒唐

大刀阔斧的时候以为毁灭就是意义。之后才发现,毁灭之后的重建,才真的难。

不过在《绝世名伶》之后的唱片,我都没有完整的听完过。不仅仅是范晓萱,似乎是任何人的专辑,我都没什么耐心来一首首听完。当年那个依赖听正版唱片来显得自己有点不同的小城市的少年,已经不需要再需要唱片来显示什么了。大城市教会他用更复杂的意象来显示自己的品味与不同。在一种日常的熟悉的环境中,他又如此的游刃有余。

最近强迫自己读点理论的书,发现好难啃。当我已经可以熟读流行文化的文本,可以在各种文化类的节目、艺术电影中自由徜徉的时候,已经读了不少实证研究的社科类书籍之后,总觉得自己也敢有点自信了吧。然而一读纯理论的书,一下子还是会被打回原形。

看台湾网综,甚至于有点强调逼格的窦文涛、奇葩说之类的节目,也会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你终于脱离大众文化的趣味了,你终于可以与经典对话了。绕来绕去你发现,你终于还是只在大众文化之中,从未脱离。

于是让为有点感伤的,当我看到舞台上的范晓萱,那个号称要「做自己音乐」的范晓萱,少年时期给我无数反叛意象,以至于在很长时间里都在或明或暗的影响我人生选择的她,曾经真的脱离大众文化的框架吗?或者说,爵士乐真的比唱少女心事、儿童歌曲高级吗?她的 so called 摇滚乐真的会高过前面的吗?她所费尽力气要挣脱的「框架」,然而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只不过是另一种方式的大众框架罢了。而这个框架,却让她散尽当年做流行音乐时所积累的财富。所谓品味,如果仍旧从大的框架来看仍旧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只是稍微有点区分的强调小众或者高级感?这样的鄙视链究竟有意义吗?

如同我,兜兜转转之后,仍旧是一个大众文化之子。我所努力想要抛弃的、用尽力气想要与之划清界限,却仍旧是我的所有。这可能就是,如同我这样「不合时宜」的人的最终宿命?

当然这样的感触仍旧因为,她周围有「参照系」可以进行对比。当小 S 红遍华人世界,其他几个人也都在自己的「人设」里找到自己的框架并持续深耕,最终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之后,范晓萱这个走红最早,曾经成就最高的女歌手,却籍籍无名起来。在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上,有人给她唱《因为你是范晓萱》;陈奕迅在接受采访时问到欣赏的女歌手,脱口而出范晓萱的时候,我想这绝对不是偶然。十几岁的时候她就写出《自言自语》这样的作品,《健康歌》让她红到发紫,太早绽放的光芒让她迷失?或者我也可以这么觉得,她过早的看到了名利场的虚无,她拥有过人的才华,她想要跳出既定框架而寻找新的更大框架,但却一直也并没能超越既定框架。几分钟的音乐无法包容过多的思想,华语流行音乐的市场本身是更关注内在的自我解释,而不注重关注关乎世界的表达;当然,她的才华最终还是没能赶得上林夕或者周杰伦那样有如石破天惊的更新时代的想象力的能力,或者她也没有王菲那样团队、眼光与个性;或者,她时而顺应潮流时而坚持自我,人总可能在徘徊辗转中迷了路;又或者,浮浮沉沉的娱乐圈就是喜新厌旧,并没有人关注你究竟表达了什么「你自己」,而是关注在你的表达中能否找到合适的「我自己」。

这只是我在异国他乡矫情的呓语罢了。看到某种殊途同归的宿命之后,只能是更加无能为力罢了。年纪越长越懂得,人只能是做自己。顺应市场或者逆向行之,框架之内或者超越框架,都只关乎于成功人士,籍籍无名者,想太多,就是僭越了。不如守好自己不合群的「不合时宜」,时常警惕自己落入自恋式的假想中,勇敢也坦然的接受自己本来的能力所及,不站在不合时宜的舞台上,站在适合自己的角落/角色里,也许也是一种幸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