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戏的人假正经,听戏的人最无情。

 

这次回家,我的几个小时候好友相继结婚。在28岁的大背景下,似乎结婚是无法逃脱的一种宿命。问及原因,好友好不回避:“就是完任务呢。”
富晓星博士的著作《空间、文化、表演——东北A市男同性恋群体的人类学观察》在书的封底谈到:“人生如戏。表演是同性恋贯穿人生历程的重要生活方式,他表现为眼神在城市空间中的表演情欲,直觉性的营造情境的能力在家庭空间中表演责任和权威,以及性愉悦实践在商业空间中的表演消费。它将‘空间’和‘文化’有效的连接起来……”
从我的几个童年好友的结婚理由来看,他们也无外乎在表演。当年纪大限将至,活在一个熟人社会网络的现实人生中的时候,所有的表演都是必须的。我并非认为作者的这个结论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我是想说,“表演”这件事情,其实是贯穿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其实跟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人即政治。”我们是活在一个无表演不能活的世界之上。
喜欢王家卫的朋友们一定看过他的两部非常有名的作品,一部是《花样年华》,一部是《春光乍泄》。眼神暧昧与情欲写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只是表演的内容,确实有所不同而已。在一个由主流价值观被异性恋定义的社会中生存,同性恋只是不得不做出更多的表演。从这个角度而言,身为一个同性恋,确实比异性恋更多的要参与表演,甚至有时候演的出神入化到内化成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连自己都忘记了自己在表演了。
作者深入了中国同性恋非常现实的语境,深入探讨了“形婚”、“同妻”、“MB”等问题。做了非常详实的文献资料梳理以及访谈、田野等。可谓下了苦功夫。本书在以下几个地方做的相当出色,值得同性恋亚文化研究者以及同性恋人群自己来研读。
1.沈阳乃至东北的同性恋空间的形成、布局以及衰落。如同学者赵鼎新的研究那样,作者通过访谈与田野来总结沈阳城的“点儿”的空间想象。
2.从同性恋的生命历程来解读同性恋。曾经同志网站飞赞网有人写过一个帖子《同性恋的人生结构》来大致总结同性恋一生的会遇到的问题。作者从同性恋的出道到衰老(结婚)等探讨同性恋的人生历程,比李安的《断背山》更加直接的给出了自己对于同性恋一生的看法。
3.中国语境中国同性恋的爱与罚。这包括孝与婚姻。作者直接对话已婚同性恋、同妻,甚至老年已婚同性恋等,作者通过不同处境、人生历程等来直面同性恋的人生难题。
4.同性恋少数人群的研究。在同性恋中,还存在一群“少数人群”,那就是MB、异装癖等。这些人在媒体上出现的时候一般都成为人们猎奇的地点,但是作者笔下却将这部分人还原为普通的人,他们也有他们的人生苦难与生命困惑。
可是我本人作为一个同性恋,当我自己所处的群体被当成调研对象,而且我自己有更加深入的代入感,我的不够长的人生也几乎是在对自己进行探索,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对于同性恋本身进行探索。对于我自己,对于跟我一样的人,我充满了好奇,并且也非常想要知道未来应该何去何从。作者作为一名女性,异性恋,似乎在很多问题上无法体会到我这样的同性恋的切肤之痛。
绝对不是批评,我想,如果作者继续这个话题的研究的话,尤其是以人类学的学术思维作为研究入口的话,我希望未来能看到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
1.深入到文化语境中,东北文化中的同性恋,与中国其他地方文化中的同性恋有何不同?这些又如何反映在“空间”、“消费”、“表演”等同性恋文化与人生结构之中?
2.互联网在中国普及对同性恋文化的冲击到底有哪些(尤其是从生命历程的角度)?是否会存在年纪较大的同性恋仍旧活在从前的生活方式中?如果他们也迅速转向网络,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完成的,主要动力有哪些?
3.从生命历程的角度而言,同性恋的“表演”在不同的阶段有何不同的特点?除了作者文中提到的传统束缚之外,新的交往关系与交往模式之下“表演”会有什么特点?
4.LBS技术兴起之后(如Jack’d软件等),作者讨论的同性恋的“空间、文化与表演”又会有什么新型问题?
最后,如果作者能看到拙文的话,我想问问作者,您在书中几乎没有谈到“爱情”。请问您做了如此多的访谈、田野,见识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很多同性恋之后,您如何看同性恋的“爱情”这件事?
生活不同于做学术、写论文。虽然我们都清楚,深刻的看清楚一件事情与解决一件事情的能力并不相关,但是身而为人,对自己正在经历的人生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却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它能帮助我们确认现在,从而我们在未来才会活的更加坦然,也更无悔。因此从终极意义而言,生活与做学术一样,都要脚踏实地,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之上。
这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对于中国同性恋进行人类学研究的好书。感谢作者。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将书中最后得到的结论的结构敲出来如下,希望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找来读。

结论
一、作为“公领域”的家庭空间
1.隐性“婚”是对制度婚的策略性实践和文化性适应
二、作为“私领域”的城市空间
1.“点儿”为同性恋的行为、情感、身份的流动建构能动平台
2.改革开放为同性恋群体提供空间设置的意义分类
3.市场经济扩展同性恋群体互动的空间类型和数量
三、作为情感和身体消费的商业空间
四、表演生产文化表征的“第三空间”

 

和平2012

潘帅突然在QQ上加我。我们是本科室友,其实关系一直都不错,但是却一直没有加过QQ。毕业的前几年偶尔还有电话联系,之后随着我南下又回归,没有了QQ就好像再也难以聚在一起。都是内敛低调的人,也都很少主动提到对方。提到本科的时候,似乎永远是那几个熟悉的名字,而一个寝室的人却很少被提起,就好像那三个人永远是被隐匿的一撮人。越是藏的深,越是有故事。

他在QQ上跟我寒暄着,讲述着这几年他从上班到跳槽,从光荣到低谷的故事。然后,QQ的状态栏一直保持『对方正在输入』几分钟后,他终于敲出来一行字。我知道那行字他肯定是敲了又删,字字斟酌之后才点的Enter。他说:『我跟我朋友在一起两年多了,欢迎你来我家做客,他很会做菜。』是的,他用的是『他』。

我却不敢接,赶紧转移话题。他却说,他几乎是手抖着敲出来那段话的。照他的说法,对他来说,这是一种交代,算是对我们一个寝室4年相处的坦白。

我却仍旧不知道如何收场,话题一直在缝隙中延续,虽然仅仅是拉着家常,但是明显呼吸急促,血流变快。一个寝室有两只柜子,里面钻着两个渴望认同渴望爱情的男生,然而那些年,就连试探对方的勇气都没有。只是在每次伤心欲绝的时候,或者受伤住院的时候,才会第一个拨通对方的号码。

我问他,我们那些年到底在干什么?

他倒是坦然,没有那些年的我们,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

深藏柜中的状态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班上还有一个公开的gay,经常会带他的男友回寝室,甚至参加同学的party。那些鲜艳的衣服,染红的头发以及刻意的身材总是诉说着他的与众不同。而如此之近的榜样身边,我们仍旧怯懦不敢当。

潘帅热爱排球,比起相对封闭的我们,他总是有很多认识新朋友的渠道。我的《爱情的模样2》中的男主角猴子同学,就是他的朋友。我真是嫉妒他能有如此天然的渠道认识不同的人。而我每天如同行尸走肉往返于图书馆与宿舍之间,以『追求梦想』的名义将自己封闭。

伴随互联网与手机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不会懂得我们这一代人的含蓄审美。我们的青春期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没有接客帝。那时候我写很长的信我每天中午都去学校传达室看是否有我的信件,我听音乐要听整张专辑也在半夜听电台,我喜欢一个男生会陪在他的身边好久好久哪怕仅仅是并肩行走都会有生理反应,而我喜欢一个男生的时候,我从来都不说。

我和猴子同学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猴子同学曾经甩给我一句『你把我变成同性恋了!』然后扬长而去。那么多次深夜的谈话我都和潘帅在这个话题上有点不安。他对我和猴子的事情有所觉察。我们一直对这件事情心照不宣。

几年之后,他经常和猴子出双入对。我也就默认了他们的关系。据说他们吵架的时候,会坐在学校机房的对面来聊QQ。那时候最难熬的夜是潘帅不归的夜,我知道,他跟我最喜欢的人在一起。于是他不归的夜,我也就没有半点睡意。后来实在忍不住,我就搬到了隔壁寝室住。以空间的方式隔开他们甜蜜。

如果我们当时可以把这些话如此直白的说,而不是永远用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在猜对方的心意,那么潘帅、猴子和我之间,应该至少有两个人是幸福的。可是那些年,据说他们之间也从没有把话说明白。拉锯战一直持续到我们在很多年之后,被其他男人伤的满身是伤之后,我们才有勇气和过去的我们自己和解。

到现在潘帅坐在我对面,我跟他道歉,我真的抱歉那些年我自己的能量太薄弱,以至于无法面对那些复杂的感情,只有落荒而逃。到现在我仍旧是遇到难题就落荒而逃。潘帅说,过去了,他已经忘记我们彼此的那些伤害了。那些无力给予也无力还击的伤害,曾经硬生生的把我们每个人都撕得粉碎。

然后他给我讲他之后的感情路,他曾经想要自杀的一段人生低谷,以及现在触手可及的幸福。他说着这些的时候并没有炫耀的神情,我想他一定是经历了相当严重的自我否定才有今天的状态吧。他说他现在终于决定来找我也是因为那之后的修炼,现在缘分终于到了,我们又重新坐到了彼此对面,如同初见。

他终于没忍住,问我现在的感情生活,也不出他所料,我仍旧孑然一身。

他说,他身边有一个朋友,跟我长得不一样声音也不一样,但是每次看到那个人就会想到我。那个人框架严苛,规矩众多,每天就是跟BF吵啊然后闹分手啊,特别能『折腾』。我深为之然。我说我看《失恋33天》最大的体验就是我就是那个自尊心强大,自以为是,从不认输的黄小仙,我也跟她一样把自己的感情搞砸了。

如果我们20岁出头的时候,能如今天般谈话,我们现在的人生会不会很不一样?

我知道潘帅虽然人高马大,排球打得非常好,但是他一直是感情为重的。他从小父母闹离婚,曾经给我讲别人过除夕是在家全家团圆,而他总是在凌晨钟声响起的时候穿着如棉被般厚实的大衣在东北冰冷的城市从父亲家赶到母亲家。他一直在寻找他的安定感,他在大学的时候用尽了力气却不可得,出社会之后他终于面对最卑微的自己,得到了他一直追寻的和平。

当然我也没忍住,我仍旧关心我大学时期唯一的男主角,猴子同学,他现在过得好不好?

当然故事总是这样的。比如,我伤害了潘帅,潘帅伤害了猴子,猴子伤害了我。反之的关系也是一样的。在感情食物链中,我们彼此伤害,用伤害书写着我们的青春故事。

潘帅说,猴子出国之前,他们见过。把曾经的互相伤害都放下,来面对自己最真诚美好的欣赏与喜欢,这个人的眼角可能已经泛起波纹,但是那种小鹿乱撞的心动却仍旧有迹可循。他说他们见面的时候也很平静,猴子终于在千帆过尽之后选择了到国外去生活。

那个挣扎着不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我本科时期最迷恋的人,本科交换回来确实跟那个丑男师弟在一起了,最后据说是『无疾而终』了。我追问潘帅,他现在过得好不?他说,其实『过得好不好』这件事情是不需要问的,你从他的说话的状态就能看出来。『嗯,他应该并不幸福。』……『事业女强人的感情生活似乎都不幸福。』

我心里仍旧有玻璃破碎的声音硬生生的奏响,居然仍旧会埋怨。

跟潘帅比起来,我跟猴子算是『有追求』。我们都还算在自己的岗位上小有成绩,潘帅则小富即安,工作从来也不求能有所成就。对他来说感情永远是第一位的。可是我想不管什么时候,就算我在事业上再成功,感情也会是我欣赏永远的缺口,在寒冷的夜晚寒风猛灌。

猴子同学,你在他乡,可有遇到能让你不寂寞的人?

猴子是摩羯座,比我小几天,到现在我仍旧能背的下来他的手机号码和生日。

2005年10月,猴子出国前,我跟他在西单街头偶遇,仍旧有如同石破天惊般的感受。我回到寝室写了《和平》。猴子偶然串门看到也写了同样标题的文章作为回应。现在MSN Space已经是被微软放弃的产品,然而当年的那些情愫却依然鲜活。我想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经历感情的方式,含蓄,暧昧,隐忍,尽管我们最后也许都不幸福。经历过也不能就算做幸福,幸福永远是在当下被计量的。

就连刘若英、陶晶莹都嫁人了,孙燕姿都已经当妈妈了,我们书写的年少岁月仍旧如同定格在音乐中的孙燕姿那样,稚嫩的声音表情却带着隐忍的真假声转换,那时候我们能为一个完美的假音而陶醉许久,现在却再也难以有机会听到有人唱:『我只要在兵慌马乱中找到和平』。

和平一样难以寻找,和平。

潘帅的朋友打来电话,他平淡的回应着。一个人幸不幸福,是可以看出来的。

『上楼』记(1)

这本来是一个村子,有耕地,有农田,有春种,有秋收。60年代国有重型工业企业占地,这个村子的大部分耕地被占去,孤立在一群厂房设施中成为一个『非农业户口』的『城中村』。进入21世纪,大型国企开始走下坡路,城市化的号角却吹得嘹亮,这里原有的重型工业企业据说被规划成『重工企业博物馆』,作为曾经在计划经济时代烜赫一时的国企之见证;而另一边,则因为毗邻古都遗址,地理位置依山傍水,而被规划为未来的『城市新地标』,如同广州的珠江新城那样。这个小村庄及其邻居地区都被纳入规划的版图。

对政府而言,收回集体土地,将集体所有制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然后将其贩卖给开发商。这是打着城市化给人民谋福祉的旗号在打造政绩,创造政府收入。

对集体土地所有者而言,他们关心的却是,能发多少钱?分多少套房子?等等。对于即将失去的土地他们没有任何眷恋。在城市化与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他们并不知道对于他们正在丧失的土地,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他们只关心能否赶紧分房子,分钱。然后各个村子开始比较谁能拿到更多。

普通人谋的也只能是实惠。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所谓的利益分配方案,他们也并没有多少决定权。通常都是所谓的『村干部』们包揽了与政府谈判,并代替村民们做决定的权利。而在其间会有多少猫腻,大家也都是心照不宣。而每当所谓的方案太过于苛刻,这个时候年轻一辈们很少能有什么开口的人,因为他们在未来还要『和气为人』。这个时候出头的人往往是那些年过古稀的老汉们,他们一个个聚起来开始在村委办公大楼门口训斥那些为官的人。他们认为自己有训斥晚辈的资格,毕竟所有的土地以及荣耀都是从他们的手中挣来的,他们不允许这些财富被糟蹋。另一方面,由他们出面闹事也是因为村中的『中国基因』还没有被完全破坏,一个人若是名声坏了,那他也就会被所有人嗤之以鼻,这个人也就很难能挑起什么大头来,而最师出有名的罪名制定者,不是最有文化的人,也不是官最大的人,而是那些老汉们。最后,老汉们一般身体都经不起折腾,动弹不得,最精贵。不管是说话、动作上,那些家伙们都要思忖着点才行,若是因为吵架动了手让这些老汉们有个散失,那绝对就是闹了大事。

利益分配方案制定的差不多了之后,先是上级审批,然后是村民签字。当有绝大多数人签字之后即生效。然而这个方案,却明显基于传统的封建思维,比如男女不平等,比如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不能得到保障。然而在以『血缘』作为主要维系机制的这个村子里,家族为大,保证大家族利益为根本,才能让大多数人签字。这是『传统思维』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妥协机制。

28岁说(6)

本来应该已经睡下了。昨晚失眠,最近状态也一直不好,于是身体状态也有所下降。豆瓣友邻兵兵说他写了《两个自己》,我简单的看完之后,偶然又看到微博有人转某条微博,那条微博上转的内容是他发的一篇文章。对比了两篇文章之后我不禁有点难过。兵兵是在书写爱情,而被转的那篇文章则是在书写他眼中的中国,用并不丰厚的墨水打造他的世界观。我难过的是,被转的那个博客文章的作者恰好我也认识,是我硕士的同班同学。他现在已经靠多年的努力成为一名知名人士,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的背后就是很直接的经济利益。而我们,在我们不断的按照心中所谓的执着来书写爱情的时候,我们究竟是在干什么?

念姐对我的那些豆瓣酸文一直非常不齿,他甚至不喜欢我的行文。我们曾经有过一些讨论说要生产一些『干货』出来。比如,他很希望我能建一个技术博客,将自己每天正在涉猎的研究可以拿出来分享的部分写成博客,跟更多人分享。虽然念姐这个人毫无下限,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其实在一起聊八卦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在聊的是工作。当然他也很喜欢跟我他最近在负责的互联网产品已经他要吐槽的互联网产品。在迅速推着我们成为好朋友的动力背后,『同性恋』这个身份并不是绝大部分,而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在比较有持续能力的朋友或者恋情中,我想彼此欣赏才应该是最根本的基础部分,而不是『同性恋』。相反,念姐一直希望我的博客中能抹去『同性恋』、『爱情』这样的标签。

当然,日常生活中可以受到更多人的目光的也不是『同性恋』或者『爱情』,而是你在你的领域中所做出的成绩。一个在学业或者事业上表现更加优秀的人,会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得到更多的机会。那么,我们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混的还算是不错的人,躲在角落里写我们心中的『爱情』的时候,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那个知名博主,现在已经成为业界新星的我的同学,从来不会去标榜自己是什么爱情圣人。在他的博客中偶尔你可以看到女孩的变换。对他来说,他谈论的是『专业』,可是他却可以因此更多的得到把妹机会。

我一直觉得作为同性恋,对于感情应该是极高的。所谓表面上看到的『端着』或者『清高』,虽然表现形式都是尖酸刻薄的嘴脸,或者直奔大妈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状态,但内心里面住着的小女孩却从来不曾老去。话说回来,若是可以将就一点点,委屈自己一点点,跟女人结婚生子的生活更加容易过。之所以这么努力还要单着单着,不是因为真的不需要一个人自己很喜欢一个人生活,而是年纪越大经历的越多才越懂得,爱情啊,并不是你心里想想就可以的。

可是我却并不认为这件事情有什么讨论的必要。说到底,生活方式是自己的选择。我可以在这里写好多人的爱情故事,但是爱情故事中的主角也只能是当事人而已。旁观者永远都只能是旁观者。而当我们开始讨论爱情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经常要做出一副想要拯救别人的圣人姿态,向别人灌输我们的价值观,以此来证明自己没有错呢?

那么,这件事情就彻底失去了它的意义。在这个假设之下,爱情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可是,如果不能抽象的讨论『爱情』,那么我们还能做什么?如果不去宏大叙事的说什么爱情会来的,爱情也一定会走的;或者说『爱情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如果我们不去说这些,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爱情成功者们在用他们的方式标示着爱情的意义,这样的榜样虽然不多,但是也不难找到。我们看着7年的9年的couple分手了又复合了是不是可以少一点看戏的心态,而去真心的体察下,他们遇到的问题是不是也是我们的问题。当然在这点上,爱情成功者们经常现身说法来写『爱情圣经』或者『爱情攻略』就更让人觉得可笑了。这就跟职场『圣经』的一样的。很多时候我真的很想说,你现在幸福其实真的并不能归因到你为了爱情付出了多少努力上去,我觉得你应该感谢你自己的好运气,然后因为这样的好运气而提醒自己要珍惜自己当下的幸福,而不要觉得自己搞坏了爱情通过自己的努力还能有好的感情。那可真的不一定。说明白了就一句话,你现在感情美满,可能恰恰是因为你运气好。你应该珍惜。

当然失败者是大多数。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大龄、单身、同性恋。我想每个人都有着他必须单身不得不单身的一万个理由以及对于爱情的梦想,以及同样的越来越不敢爱不会爱不懂爱。可是不管怎么样,你可以在你的领域内做到让很多人羡慕到瞠目结舌,可是在爱情这件事情上,但凡你还抱有所谓的一丝丝爱情幻想,就必须要做到一件事,那就是不要做会让自己将来后悔的事情。你们懂得,很多事情总是覆水难收。

文艺青年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当下的困境更加悲剧化,然后自己把自己感动了。在这样的文艺青年中,同性恋尤甚。多少人跟我一样,每天都喊着想爱,却做着南辕北辙的事情。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好男人要么结婚了,要么就被霸占了,基本上被剩下的都有自己的问题。还是反省好自己,然后坚强点做该做的事情比较靠谱,不要每天就是让自己活在华丽的辞藻中然后把生活渲染得更加悲怆。这样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可是时间啊,它从不等人。朴树在《我去2000年》中就不断的警醒自己,『你就要24岁了』。可是正在码这些字的我,下个月就28岁了。30岁降至,越来越大龄,却仍旧无法改变自己单身和同性恋的事实,一步步逼近最真实的Uncle Frank。在变老这件事情上,我们都无能为力。明天醒来,你就又老了一天了。

所有的人生都是过去选择的累积。逃避解决不了最根本的问题。当我们不能选择所谓『幸福』的时候,不如回头看看是不是可以避免不幸。当我们无法选择所谓『爱情』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尝试不去谈论它,我们可以尝试谈论APP。至少,我的好朋友念姐不会在温情的晚餐之后在寒冷的北风中告诉我他多么不喜欢我的那些爱情酸文。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他更喜欢涉及专业领域时候的我。我想我们都有很多个『自己』,你的意念中那些『自己』们打架吵闹就够了,我们所展现在这个世界面前的,却只能是一个连续的『自己』。

事业如是,爱情亦然。

爱情应该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这样的爱情不仅包含拥有爱情,或者仅仅是坚持『爱情的观念』,若非如此,爱情主义者们都该悬梁自尽,不要给这个已经灾难深重伤痕累累的世界增加更多的怨念。爱情不应该成为绑架你平静生活的理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该成为通往更好生活的借口。

不再让你孤单。

今天是一月一度和本科小圈子相聚的时间。说起来一个月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能例行坚持每月一次,毕业这么多年风雨无阻,却并非易事。这一月一次的聚会,我们几乎都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并非我们刻意加上去的,而是一个月发生那么件值得大家讨论的事情实在不算什么小概率的事情。比如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这个小圈子仅有的三人之一,是否应该transfer到上海去。

我们就这个人叫做小宇宙吧。小宇宙据说是遇到了让他奋不顾身的女孩。28岁的人,爱起来还如同刚上大学的骚年。如果不是看到本人可能都不会相信,在其他两个已经如同朽木般枯萎的家伙面前,他满脸春风得意,如同枯木逢春。前几段感情让他心力交瘁,毕业后的日子其实对每一个曾经满怀理想的人都是深刻的磨砺。我想他从来不激进,不世故,不患得患失,不贪得无厌,唯独对爱情如此执念。那个初恋的女孩啊,不知道被他念了多少年。

这个女孩是他公司上海branch的同事,今年才新入职,他看见她就知道自己会完蛋。女生却并不拒绝,当然也不接受,尺度拿捏的很好。而他,在爱情的世界里面,早已命丧黄泉。于是马上提出申请想要transfer到上海office。这让其他两个人如坐针毡,于是立马召开紧急会议,欲阻止。可是话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句,自己说来说去也觉得乏味。可是不说吧,总是不甘心。这个时候根本也不存在谁在向谁灌输价值观的问题,作为已经认识近10年的好朋友,彼此之间的默契已经可以心照不宣了。而当我们从喧闹的餐厅迁移到安静小资的咖啡馆的时候,我们说的话无非是希望对方能审慎考虑,不要做冲动的事情,如此而已。

我们的谈话交锋如火如荼,夹杂着多年认识的人的人名,每个人看起来都心情复杂。那些被提及的人,多少以符号的意义记录着当时的我们自己的状态,比如那时候陪在自己身边的人是谁,那时候自己又是否敢为爱痴狂。

一杯拿铁下肚,喉咙干渴难耐。音乐突然变成了陈升,防不胜防。余光却瞥见身后鲜花与闪光灯,以及人们的汩汩流淌的目光。那是一个莫名惊诧的女生的没有准备好表情的脸,还有一个手捧鲜花单膝下跪的男人。女生的表情从没有准备好到开始做出配合着场景的惊喜,幸福,百感交集;男生嘴里说着应该是排练了无数次的话,他的男伴若有所失的看着眼前的场景。在场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羡慕的看着,傻笑着,跟他们一起幸福着。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鸡皮疙瘩掉一地,我总是想找个合适的自己的位置的时候,我总是失败。我是该为他们高兴呢,还是为自己难过呢,还是回头装作没看见,然后心里骂一句:关我屁事?但是我用尽了耳朵的能力都没有听清楚那些排练好的话在说什么,但是我真的听不到。只听见陈升如顽童般神情的吟唱:

尽管有天我们会变老/老得可能都模糊了眼睛/但是我要写出人间最美丽的歌送给你/路遥远我们一起走/我要飞翔在你每个彩色的梦中/对你说我爱你

我不再让你孤单/我的风霜你的单纯/我不再让你孤单/一起走到地老天荒

然后就是repeat,停不下的repeat。

男孩说的自己泪眼模糊,用捧着鲜花的手擦泪,女孩仍旧不知所措的看着他,然后扑到他身上拥抱。

我问好朋友,为什么求婚的男生会哭?小宇宙说我完全已经丧失了浪漫感与感性,简直理性的一塌糊涂。他说他完全能理解那种感受。那种鼓起勇气要做一件事情的感受,那种决心要跟一个女生携手终身的感受。他说,也许那些话对那个女孩来说不过是一些富丽堂皇的仪式话,可是对那个男生来说,那可是字字肺腑,字字血泪。换言之,他是自己被自己给感动了。

看过很多同学的婚礼上,同学的父亲理直气壮的擦泪,擦泪。世俗的成规让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有在特殊仪式的时候,他们才得以释放眼泪。然而气氛被渲染成这样,我们都开始思忖是什么时候,我们开始觉得『好累啊,感觉不会再爱了』。可是其实,内心底里,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爱情方面的审美。一面看电影看书写程序做着春秋大梦,一面却把自己关在牢笼里不肯对爱情主动一点。

于是,两个人本来要旗帜鲜明的希望小宇宙要理性,放下爱情的去痴幻更务实也更踏实的生活。可是眼前发生的事情却让我们感慨万千。我们都知道,我们很难不顾一切的去爱了。不管我们具备多么牛逼的审美能力,看得懂意象派的电影听得懂交响乐看得懂歌剧,我们却仍旧没有办法去爱了。爱情在我们的身上,成了怀念年少时期的消费品。随着我们越来越成长成为我们所不认识的『大人』,我们对爱情早就变成了『审美』与『消费』。还没『我虽千年能变化』就已经『未老先衰』。

所以最后的结论就变成了我们都开始佩服小宇宙还能放弃一切的去爱,也许在我们的心中,一直都想做那个为爱痴狂、可以放弃一切去爱的人,我们内心对这样的人心存敬畏,然而我们却将这样的爱情当成内心戏与独角戏,早就失去了爱情的能力。

小宇宙说,他只是怕再也遇不到能让他奋不顾身的人。像我们九年前我们刚认识的时候那样,他说他不怕失败,他怕遗憾。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个爱情的『大计划』,是终究会失败的。

28岁说(5)

有一段时间,我的生活也在几乎一直处于崩塌的边缘。我一直用最大的耐心来克制自己,不让情绪爆发。现在回头想想,若是我那时候有任何一点点的放任,我的人生的流向都可能和目前所处的状态截然不同。也就是那时候我养成了强迫的习惯,硬是把追求舒适与自由的我变成了刻板的强迫状态。这就是后来的我。尽管我之后一直号称要平静要淡定要随缘要淡泊,但是每当我所经历的人生与预期相差太大,我就会本能的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些什么——这种努力可能是希望作用于外在,也可能是作用于自己本身。所以,如果说我目前的状态简直就是disaster的话,那么我几年前的强迫是我上升的根本动力,而目前的窘迫也是因其所致。

那段时间我经常在大半夜爬起来写字。那时候的情绪太多,写字是唯一的出口。所以那时候写了不少博客。那时候写字纯粹是发泄式的,经常一边写一边大哭。所有的情仇爱恨前途未卜都在那些躲在暗处写字的时光中被掩埋了。

文艺和理想主义,对于不够强大和坚强的人来说,是逃避的美好方式,是坚固的躲避城堡,并且无懈可击。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他拥有怎么样怯懦的心情。害怕长大和逃避成长,在无人可以说话的夜里,是无处可逃的。而在所谓的理想主义走到死循环的状态下,回头看这一路『不得不』和『不能不』,有多少是掩耳盗铃式的美丽谎言。梦醒时分,只有自己最清楚。

爱情呢,既不会是锦上添花,更不会是雪中送炭。在低潮的时候,你渴望爱情是救命稻草,稻草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候断掉;光荣的时候,你渴望爱情平静温和,他却迟迟不降临,或者降临了你还没有做好准备。爱情绝对不会是曾经爱过,或者此刻爱着就够了的。不管多么深刻的道理都参悟,多么破败的风景都看透,经历着的,却始终是兵荒马乱。那个曾说要『为爱痴狂』的人,现在不知道在对谁『像你说过那样的爱我』。说到最后难免会变成怨妇,自己的问题比比皆是,最终不肯改变的是自己,受苦的也还是自己,倒不如不说。要非说不可的话,那就说:『活该』!

现在我很少会在想好一个事情的解决方法之前去写字,『发泄式』的书写已经很少有了。以前一起写字的人也很少写很长的文章,班上很会写字的人现在基本上只通过写字赚钱。我想大家都在面临人生结构的瓶颈,热爱如果不是变成挣钱的手段,那么还是藏在心间更加真实一点,不然写出来了连自己都不信,觉得矫情。所以很多时候就将写字停留在记录生活层面,不去过分渲染和沉溺在终将消逝的当下的情绪之中。于是所有的表达都打了折扣,言语所触及到的层面永远都不是真的我。所谓『真的我』,是被误读和忽视,甚至是鄙视的。

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加接近自我认定的loser的状态,这也是从前所不敢想的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现在在回头看『阳光小美女』,才更加能理解这部电影成为英文电影之经典的原因。我所预感到我越来越接近Uncle Frank,中年,单身,失业,同性恋。还有什么比这样的隐喻更加适合爱电影的我,这样的认定又让我无比挣扎。我所不愿意承认的是,我并非不努力的人,然而努力并无法成为所有问题的救赎。没有什么问题比不知道接下来的人生要朝着哪个方向开展更加糟糕的问题了。被道德感和既有成就所绑架,倒成了戴着脚镣跳舞,人生每迈一步都觉得惊心动魄。归根到底的问题还在于眼高手低,自我期待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断层,如何超越现状却并不是最棘手的问题,最棘手的问题在于每天睁开眼和闭上眼的时候都要不断的为自己打气,每天都活的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因为责任心和道德感而辛苦却并不是因为自己而奔忙,人生如同旋转的陀螺,累啊,停不下。一旦停下,满盘皆输。

随着年纪的增长,智慧是在不断积累,但是内心的纠结却一点都没有如预期般减少,反而更多更深。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确实不够聪明不够有天赋。当然主要原因还在于自己面临的社会现实的复杂度在以指数级的数量级增长,而智慧的增长却跟不上这个速度。最近几天罢工倾向严重,下午睡一大觉醒过来,朦胧间想到这几年的世事变迁,当然经历的感情是作为其代表最深刻显现的,除了不假思索的『不幸福感』之外,其他就是对自己严重的自我否定,这种自我否定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值。虽然说什么『前程只能前往』的屁话总是说给别人听的不成为结论的安全结论,但时间却一直在推着人往前跑。游戏规则天天变,年年变,人却日益陈旧。一直以来希望自己能有度量和智慧去做『减法』,却始终不得要领。然而,在自暴自弃自我折磨之后,还是要自己把自己从碎片拼接起来。这也是终极道理。

前几年积攒了不少自信,学业事业感情都肆意妄为,伤人伤己。人生轮回,又到了不得不每天捏着胆子的生活状态,时刻警醒自己的不够好与必须要跨越的瓶颈。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已经犯了太多的错。承认自己犯错却并不能将过错一笔勾销。失去的,终究就是失去了。

生活不应该只剩下游泳和电影,逃避式的生活状态必须要结束了。在27岁最后一个月,希望自己做的比想得多。不得不做的事情,就去做吧,不要患得患失,勇敢点。

 

《海角七号》的视听语言分析。

引子:

今年8月22日,《海角七号》在台湾上映,两个月时间里,影片创造了各种票房“奇迹”。“台北票房情报网”的统计数字显示,仅台北市,《海角七号》的观众就达到了91万人次——至少每6个台北人,就有一人看过《海角七号》。后来身为台湾“总统”的马英九大赞《海角七号》,号召台湾人爱台湾人的电影。而在大陆,大家也纷纷通过下载来观看这部电影。然后网上的讨论、争吵不断,评论之多如同雪花般散落各大网站。《海角七号》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台湾中天电视在一个节目里甚至引用了这样一句流行语:“没看《海角七号》,社会压力好大!”[1]

我曾经也想过我在他乡梦想失落要回家的情景。我想我只会安安静静的悄悄地在这个城市还没睡醒的时候溜走,然后在天还没亮之前躲进父母的家。然而开头的一句“我×你妈台北”让我一下子从卑微的深渊惊醒。我想,我还没有到必须要回家收拾梦想的地步,于是我不知道范逸臣喊出这句话的真实。我的一个好朋友也是飘在北京,乐队,走场,女朋友,偶尔还接点广告公司的私活。他告诉我说他看《海角七号》这么流行的电影也可以看到喜欢至极。开头的粗口和砸吉他是每个曾经抱怀音乐梦想的摇滚青年的内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我也跟我的台湾朋友聊起过这部电影。他说其实应当从三个部分来理解这部电影以及其在台湾走红的原因:台湾人普遍对于台湾经济和政治的不满意;年轻人是应当回乡建设家乡还是留在大城市;以及台湾人对于日本的情感和认同。这些问题其实也是身不在台湾的大陆人所可能遇到的问题。鉴于当前对于这部电影的文化评论已经太多,并且电影分析这件事情总是见仁见智,于是以下我主要将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电影做一些解读,以及提出自己的理解。

一、符号:台北是他乡
电影中符号的运用非常多。而在对于台北的画面表达中,来自日本的跨国便利店7-eleven被使用多次。从主人公阿嘉离开公寓开始,到最后看到城市的模样,7-eleven成了一次关于城市梦想的符号。然而从7-eleven到7-eleven结束,无所不在的7-eleven却没有再延续下去,7-eleven是属于台北那样的大城市的,不属于边陲小镇恒春。

当摩托车渐行渐远,阿嘉连头也没有回。这时候导演巧用了摩托车的后视镜,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小的圆形的镜子里,高楼大厦的台北正在远去。镜子摇晃颠簸,台北也许只是慢慢的变淡了,再有梦想的人的心里,从来没有消失过。

另一个符号是小镇恒春的城门。城门是作为阿嘉已经到达家乡的符号来提示的,然而,现代的城市的随处可见的7-eleven和古老陈旧的城门作对比,更是凸显了两者的差距以及异同,让我们带来巨大的心里落差。阿嘉进去城门的紧接的镜头则是友子他们开着巨大的客车来到恒春的城门前,可是友子他们却进不去。这是后来来自日本的友子将在小镇恒春遇到一些列问题和困难的预示。

二:擦身而过:华丽并且朴实的相遇

如果这几个人不是在这种类似选秀的场景中相遇,他们会怎么样呢。在这里纷纷相遇之前,他们中的几个已经见过面了。而在选秀场的这一次次的邂逅,是导演再用这么朴素的方式在交代着人物之间的关系。并且,异常清楚。

一般而言,电影故事叙事尽管复杂,但是人物关系却不会过分繁冗。而在《海角七号》中,复杂的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用简单的相遇以及平铺直叙的生活场景、语言来刻画的。到后来,这么多的主演、这么多的复杂的关系环环相扣,却没有把观众绕晕,并且让观众将这么多的关系了然于胸。其实观众们更喜欢这样的电影吧。谁不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的一个节点呢,谁没有满满的一箩筐的故事呢,真实的人生才是最打动人的吧。

在这个小镇上,不多的公路和街道里,他们总是不期而遇。十字路口,海滩,或者夜店。不断地相遇,然后分离。然后彼此紧紧的交织成一张绵密的网。

三、长镜头:你站在我的哪边

台湾的导演惯用长镜头,并且以侯孝贤闻名。《海角七号》的导演魏德圣曾经为杨德昌做过副导演,于是电影中可以看到台湾的知名导演的影子。在阿嘉和继父以及母亲的一场戏中,作者用的长镜头也不是很多,但是却在恰大好处的地方做了点睛之笔。

这场戏一共用了20个镜头。父亲缓缓的蹲下,试探的眼神,阿嘉回报以攻击性的带有敌意的眼神。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巧妙地透过摩托车的空挡处将对话进行拍摄,对话的间隙是紧密的镜头切换,从空挡处穿过去是两个人的眼睛。中国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时候,语言甚至都成了装饰品,眼神的博弈才是真的两个人的感情的战场。

我们看到,父亲虽然在镇上极有声望,并且做事情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但是这样的温柔的试探性的眼神从对面透过来;而阿嘉性格算是比较柔和,但是此时的眼神冰冷并且带有攻击性,在这里,一方面是两个人分别和平时性格的对比,另一方面是双方的感情的冲突交锋,表达的淋漓尽致。

最后一个场景也是相当感人。这是一个长镜头。父亲起身从摩托车处绕过去走向汽车,然后看到母亲。我真希望画面在那时候定格。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在中央,这就是他们一家人现在的状况的真实再现:母亲是被夹在了儿子和父亲中间。母亲是正在晾衣服吧,一副也许是儿子的,也许是父亲的,但是她此刻站在那里,儿子在看不见母亲和父亲的地方一个人若有所失的站着,父亲正在开车门预备出去。

这个场景相当有张力,并且用极少的语言表达了极其复杂的关系和互动,而最后一个 长镜头统摄整个段落,既是交代也是在表达。

四、和解:其实并不难

林晓培饰演的女服务生也是一个从外归来的“在地人”。从后面的章节我们可以看出来,她是信中友子的孙女儿,而她的祖母却不理她了。从林晓培会讲日语来看,我们可以推测,她应该也和她的祖母友子一样爱上了一个日本人,而她并没有祖母的话离开那个男人,而是在被那个日本男人伤透心之后带着他的女儿回到恒春。

于是,林晓培与友子之间的战争表面上看是第一次吸烟而引起的。他们没见面一次都实在无言的与对方做斗争,然而,镜头语言已经表达了一切。

画面中可以看到,她们永远都是处于两个方面,并不曾有任何和平的交集。但是这样的视听语言是平静的,不矫饰的,因而是真实的。

当友子撑不下去的时候,林晓培用日语大喊道:“你这个日本人,答应的事情没有做到怎么可以离开?”也许她的控诉并不仅仅是针对友子本人,而是对负心的日本爱人的控诉,可是,导演并没有繁冗的交代许多许多,更没有用煽情的手法,只是用抽烟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林晓培的不同之处。然而凄美的是,当林晓培抱着自己的女儿,和着背景音乐唱歌时候,旁白信中的“我不是抛弃你,我是舍不得你”将气氛推向极致。多少个伤心的也绝情的人,多少个怀揣思念的人。无比凄美。

之后的和解也是因为抽烟。两个女人抽着烟开始讲一些内心的事情。我总觉得只有仇人才有洞悉对方的本领。林晓培作为重要的一个线人,在说出小岛友子住处之后,重要的作用终于落幕。

五、光线:内心温暖的投射

疲惫的阿嘉下班回来,我们看到此刻的阳光一样光亮温暖。随他的视线望去,是一台崭新的吉他。他本来的那部已经在他临离开台北的时候被砸碎了。这部一定是他的“主席”继父给他买的。我们从这里可以读出来,第一,所谓的为本地人争取演唱会的资格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代表会主席有一些私心,另外,这样的阳光一方面是阿嘉当时的被感动的心情的表征,同时也是预示着他和主席继父终于和解。

六、色彩:相得益彰是精彩

色彩的运用也惊为天人,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等等中对于色彩的运用。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店内的绿色的椅子和外面的郁郁葱葱的树木形成对应关系,导演巧妙地利用窗户的作用,使透过阳光更具备色彩。而背景处的树木在风的作用下纷纷浮动,让画面更具动态感,并且更加饱满。

七、彩虹:双线叙事结构的交点

有人说这部电影的结构像极岩井俊二的《情书》,所以到处都是“镜中人”。在此不做过多阐释。然而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关于彩虹的双重类比。在中国文化中,“彩虹”的意思是“风雨过后”,是经历过苦难的人的一种回归式补偿。然而,在剧中,还在有“希望”、“鼓励”等的意思。信中和现实中几乎同时出现的彩虹,不仅仅是主人公命运的折射,然而彩虹还有“桥”的意思,是连接这端和那端,此案和彼岸,过去和未来的“桥”。

除了彩虹之外,电影中还有一个隐喻值得一提就是大海。爱情可能已经逝去,人垂古稀;然而除了那期封情书,还有什么能见证爱情呢。就是大海了吧。随着日本老师的去世,爱情已经难辨真假,然而只有海,大海,还是当初老师战败之后航行的那个大海。彩虹变了,人也变了,只有这个大海,潮汐不变,生生不息,见证着人类的繁衍和更替。人们的悲欢离合放在这里的时候,反而有点不值一提了。

八、音乐:男孩和玫瑰的较量

那期封情书精彩凄美绝伦,然而音乐也是恰到好处。从茂伯口中的日本小曲,到背景音乐中的日本音乐,日本元素一直是电影中的重点。然后到阿嘉唱的歌曲,再到插曲,再到最后范逸臣和中孝介的合唱,正是音乐的相当宏伟并且适当的运用使得电影熠熠生辉,博得多少人的眼泪。

最后一首歌《野玫瑰》让《海角七号》所酝酿的悲情呼之欲出。阿嘉唱:“男孩看见野玫瑰,荒地上的野玫瑰。清早盛开真鲜美,急忙跑去近前看。愈看愈觉得欢喜,玫瑰、玫瑰、红玫瑰,荒地上的玫瑰。”此时我们更多的是联想到阿嘉与友子的爱情,阿嘉犹如歌德诗歌中的男孩,看到娇艳欲滴的玫瑰,欲采摘,而玫瑰也不甘示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刺痛了男孩。于是影片的前半段阿嘉与友子一直是以针锋相对出现的,这是第一组对比。

接着中孝介用日文唱出第二段:“男孩说我要采你,荒地上的野玫瑰。玫瑰说我要刺你,使你常会想起我,不甘轻举妄为,玫瑰、玫瑰、红玫瑰,荒地上的玫瑰。”伴随着《海角七号》之前已经营造好的“悲伤又美好”的氛围,继续沉浸其中。这时,镜头带到已经年迈的友子身旁,她转身发现了身旁的木盒,打开,年轻时如天堂般在海边嬉戏对着爱慕之人的灿烂笑容瞬间浮现眼前,她拿起泛黄的情书阅读。

而这之后,《野玫瑰》始终没有回复到中文,取而代之的是由一段儿童合唱团将这种残酷发挥到了极致。镜头回到了1945年,小岛友子穿着白色毛衣、带着白色的针织帽,焦急地等待着日籍老师。人潮涌动的码头,从友子左顾右盼的神情中我们可以揣测出她可能在想是否老师在路上耽误了,也或许期待着挚爱的人突然出身边出现,给自己一个惊喜。但知道当船笛响起,船就要离开时,她最终还是发现了。怯懦逃避的老师忍不住探出头来看她最后一眼,在船边站着一排挥手告别的人们,唯有一个萎缩的脑袋胆怯地低垂着。她嘴角开始抽搐,不可置信的眼泪即将落下。电影落寞,童声歌唱还在继续:“男孩终于来摘她,荒地上的野玫瑰。玫瑰刺他也不管,玫瑰叫着他不理,只好由他摘取。玫瑰、玫瑰、红玫瑰,荒地上的玫瑰。”这里,从更深一个层面来说,负心的日籍老师将友子抛弃这是在“男孩与玫瑰”针锋相对这个层面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不管玫瑰表现出怎样的坚贞与不屈,无知的男孩在忍受了巨大的伤害后还是狠心将她采摘下来。听着片尾那首《野玫瑰》,看着友子发现老师后紧咬着嘴唇,眼泪夺眶而出的场景时,我想到了在某种诱惑,某种冲动和某种尘埃落定后,两败俱伤的惘然,这也正是“男孩与玫瑰”的最后隐喻:男孩受到了刺痛后依然没能占有玫瑰,而玫瑰即便怎样防备怎样刺痛男孩,最终也难逃被采摘的宿命。

尾声:国境之南不是海南岛

范逸臣在演唱会的第二首歌叫做《国境之南》。不管是摇滚的还是抒情的歌,都是和恒春的人的心情相关的。然而,当我跟我的台湾朋友聊天的时候,他说其实国境之南就是恒春,而不是海南岛。当然,这是一个台湾人觉得必然而大陆人不去思考的问题。当我们都沉浸在小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的过程中的时候,其实我们都忘记了我们是中国人,台湾人,还是大陆人,我们都是人。在我们都是人的前提下,《海角七号》中只有人,没有意识形态。

很多人将《海角七号》叫好又叫座归功于其平民视角。然而我却也不觉得仅止于此。在如此浮躁如此追求商业的时代,导演们过于重视城市,也缺乏讲故事的耐心。这样的一部好电影,与其说其成功之处是平民化的视角,倒不如说是归功于浮躁时代的诚意。

所以,尽管这样一部电影会让我们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多角色设置和温暖的色调会让我们想起杨德昌的《一一》,一明一暗的叙事结构双线叙事结构让我们想起岩井俊二的《情书》……然而如果我们可以不去追究国境之南到底是哪里,那么我们也许只需要向导演魏德圣的诚意致敬。


[1] 《海角七号》喜欢,还是非常喜欢?,引自http://www.mtime.com/my/912679/blog/1514158/

*本文完成于2008年,是我的一门课的学期作业。现在看还是看得出四年前的青涩。写作用的分析方法主要为视听语言分析,非专业。在师弟Smirk的鼓励下贴出来跟大家分享。

*转载请通知作者并标明来源。

 

出柜(2)

自从跟同学Shirley出柜之后,我很快荣升为她的闺蜜,她经常有事没事找我在gtalk上说话,或者约着一起吃死贵死贵却死难吃的饭。甚至,在她参加完高端红酒品酒会之后会特意走二十分钟从公司走到学校东门来给我送酒,因为我是声名在外的『酒鬼』。

我们的相处平实而自然,是因为我之前提到过,她结婚前最后一任男友是gay,而据她说,那是让她最有幸福感的一次恋爱。一个恋爱经验非常多的直女的恋爱经历中,最有幸福感的一次居然会是跟一个同性恋?她罗列了以下三个原因:同性恋一般都很细腻,和gay男友在一起的相处会有更多的『懂得』,很多话不必说出口对方便心领神会,因此默契最多;gay能提供的对于女生的好是唯一指向的,那个gay男友眼中只有她,没有其他女生,这让她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最后,这个同性恋男友是她历任男友中最帅,气质最好,教养也最好的一个。当然结果只能是非常遗憾,因为他是一个同性恋,不喜欢女生。

她结婚后,他们就断了往来,因为她后来的老公会吃醋,尽管她说那个男生是gay,她老公也还是不接受。于是那个世界里面只有她一个女生的同性恋,很黯然的自动消失,再也没有出现过,甚至MSN也从来没有亮过。她知道,她被block掉了。一次她在英国出差,猛然间想起这个人,于是深夜里面很煽情的写了一封长信。自那之后,他的MSN头像居然又亮了起来。他现在还跟6年前的BF在一起,他也据说得到了某牛校的教职生活美满事业顺遂,他约她吃饭约了好几次,但是没有一次真的现身。她最终才发现,他只是随口说说罢了,并没有真的想要聚聚去catching up的意思。

在她人生最低潮的时候,可以拿来聊以自慰的,居然是跟一个同性恋的友情。尽管,那样的友情已经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但是想起来却还是美好的。

当我们沿着成府路走到中关村北大街,再往北一直走一直走,甚至走到北体。最后的话题当然还是我。

Shirley:我觉得你跟其他的同性恋不一样。

Me:我觉得我跟任何其他人都不太一样。我是个怪胎。

Shirley:我希望你幸福。

Me:我也希望我幸福。

Shirley:……

Me:你到底想说什么?

Shirley:你应该还能喜欢女生吧?

Me:应该不能吧、

Shirley:我觉得应该可以,直觉。你知道我希望你幸福。你肯定不喜欢我跟你说这些。

Me:……额,没事,你可以说。但是我好不容易才从柜子里面爬出来,你是想让我再爬回去吗?

Shirley:你不乱来,你没找到合适的人之前不随便将就。最重要的是,我以前认识的gay都有伴儿,而且都在一起好多年了。我觉得你之所以这么坚持还没有男人的根本原因就是,你还能喜欢女生,而这也是未来有可能幸福的唯一方法。……你知道,我希望你幸福。

当谈话的对象是我,而且最终的目的是指向可以让我幸福的时候,她中间说的一切都似乎不重要,并且都没有质疑的余地了。

所以其实不敢多么开明的人,如Shirley,她其实也还是希望我能够进入比较平坦的人生,她也在竭尽所能的论证我还可以『变直』的可能性。尽管在人格上,我们是彼此平等的。

《寻路中国》:美国人眼中的气若游丝。

豆瓣条目在这里

据国务院参事冯骥才说,在过去的十年,全国每天消失80个自然村。

就是这个周六,来自台湾的师妹告诉我,她作为一个『本省人』,是真正来到大陆之后,听到每个人不同的口音以及每个人从那种口音之后所携带的城市历史与个人气质之后,才开始真正体验到她那么多年所不解的『外省人』的家国情怀。那是在李安电影中的『正宗的湖南话』背后所掩藏的玄机,她这才明白。

这次国庆回家,看到小时候所生活的村庄即将消失,这才被所有的『乡土中国』所击中。硕士时期导师开的书大都是『读懂中国』系列,那时候容易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那是我想要摆脱的成长经历。而今,再次重新观看这些亲历过的人生,才明白个中缘由。原来,他们是我身上携带的每一个微小的符号,气若游丝,如此真实。

上个学期,外教的英语课上,我做了一个关于自己家乡小presentation。我一直在强调,所谓的中国,不是我们看到的奥运的北京,世博的上海,亚运的广州以及大运的深圳。中国恰恰你是你所没有看到的那个部分,是跟我讲着同样语言的台湾『外省人』所忽略的那部分中国,那部分中国呆着粗糙的质地,晦涩的方言,还有它温和的气韵,总会提醒着我们的来处。

自从2011年辞职后,状态一直不好,读书和电影成了救赎。看过不少纪实题材的书籍与电影,尤其以最近看到的《祖荫下》与《金翼》为上。所以当我打算去长沙出差的时候,想也没有想就拿出来这本《寻路中国》,我想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看中国,顶多也就是媒体人的那种惯用套路,权当解闷好了,哪里想到,居然读到了精彩。

作为一个美国人,作者何伟在《寻路中国》中所呈现的中国,是他在亲历过中国二三线城市之后所看到的中国。他以他的完全的西方思维来写他在中国所遇到的不能理解的事情,以及作为一个外国人的身份所可能发生的事情。在第一部分『城墙』中,作者将这样的内容写到极致。但是这样的内容对我来说确实是不解渴的。

最吸引我的是第二部分『村庄』。作者与北京郊区一家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不仅近距离的观察了这家人的生活状态,并且尝试以其西方思维来解读中国最普通的农村生活。于是,第二部分的可贵之处在于其近距离的参与感,以及其作为外来者的『陌生人』的状态,使其所处的距离更有味道。从一定意义上而言,这个部分是作者的一部分人类学著作,尽管其分析深度不够,但是作为一手资料却为我们观看正在迅速城市化的中国,提供了最为鲜活的素材。最后,因为作者与这家人在一起生活经历了几年的跨度,而这几年又是中国发展最为迅速、北京农村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这些时期所折射在这几人身上的变迁则是更为清晰与深刻。

第三部分是发生在沿海城市温州的『工厂』。在农民涌向城市,在经济最为活跃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工厂』,作者记录了他的经历。但是这个部分则没有能够想『村庄』那样写出精彩。我想这也是遗憾的一个部分。切入点足够有意思,行文却落在表面,没有能深刻的反思中国当下遇到的城乡『断裂』与价值混乱的本质。然而作为一手资料的角度,因为已经其他形式的文学形式,如纪录片等深入到工厂来进行创作,使这一部分的力道有点虚弱。

听朋友推荐这本书已经有一些时日了。但是真的拿起来,进入其中的时候,我自己的感受是处于东西方思维的跨文化冲突并不多,个人觉得其记录意义(文本意义)大于其分析意义。然而,仅此而言,因为我们在我们使劲想要帅掉的时候并没有能够过多的驻足,处于自己民族的书写往往又特别容易陷入回忆苦难的『宏大叙事』或者干脆不掩饰的『矫情』之中,作者西方的成长背景倒是为期提供了社会学中『陌生人』的最佳记录状态。

 

出柜(1)

同学Shirley最近在闹离婚。这个同学是博士时期的同学。按说到了博士阶段很难有什么好朋友了。因为我帮她的好朋友做了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一来二去的就混熟了。人非相处不能真了解。出于人情,我坚持不收钱,最后倒是收获了两个好朋友,绝对物有所值。

然而闹离婚却非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事情,包括会影响她的情绪,以及她做事情的尺度。这一天,她带着女儿跑出来了,借住在朋友家。30岁出头的年纪,从来都是优秀到极致的学业、事业,然而感情路却非努力和优秀就能把持的了的。我们谈到她的婚姻,一路跌跌撞撞,失去信任,杀死爱情。生活的每一片真相都在阐释着人在进入婚姻阶段之后的残酷无情与无奈。我无意接了一句:“你这样,让没结婚的人怎么会对婚姻有向往?”然后Gtalk她冒出来几个字让我心中俨然几百头草泥马呼啸而过,“难道你还要形婚吗?”我真是恨自己跟她扯婚姻的话题,看着电脑屏幕顿时石化。

我纠结了五分钟,对于得失利弊都举重若轻的分析完毕之后,我说,“非要说这么明白嘛?”我一直以为聪明人之间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保持“点到为止”的暧昧状态,不点破那层纸,然而彼此的默契都已了然于胸。一直以来,我都保持着这样的态度,亲密的朋友不会来问我女朋友的事情,问我女朋友问题的人已经渐渐的被我疏远。然而在看完介子的出柜系列之后,我真心愿意跟几个价值观相同的朋友来分享这样的秘密,对于我来说,这算是“赦免自己的罪”。

在可以以比较透明的方式对话之后,她说她结婚前最后一个男友就是gay,于是在后面的人生里面她几乎都有了非常发达并且精准的gaydar。在她男友跟她出柜之后,她还有一段时间蹭住在男友和男友的男友家里,而现在她的婚姻都要面临危机了,而他们还在一起,满怀幸福。

她说,一般长得帅、脾气好、有才华并且没有女朋友的人都是gay。在那之前,我们的话题是互联网、学业、出国等;在那之后,我们的话题是男人,男人,男人。她男人,她遇到过的男人们,她公司的男人们哪个是gay,以及我的EX以及JQ。

不过,她身边真的是有几个非常不错的靠谱的重情重义的同性恋。她也想要给我介绍靠谱的人。只是,那些人多过于靠谱,在好多年前已经找到了定终生的人,而且以现在仍旧幸福的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