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惋。

昨晚和光华的师弟吃饭,他马上也要回国了。

约吃饭的时候,还有临赴约的时候都有点紧张,生怕没什么话可以聊。以前见面吃饭都是和师妹一起,这次单独,确实有点不适。他是那种非常典型的优等生,应该从小到大都是正直且勤奋的那种,我总觉得与这种人似乎没什么话题。但还是要见的嘛,毕竟我们都知道,在国外可以经常吃饭打趣,然而回国是很难有时间再见一面的了。

可以当做是最后一次见面。

因为据说很多人被招安为 GA 局的人,因此其实涉及到时事政治,谁都有点小心谨慎。尤其,他总觉得我所在的单位意识形态控制应该颇为严格,而我又觉得他根正苗红、党员还想进入体制内工作,生怕说错了话。

最后还是聊到了出国之后的魔幻体验。说来奇怪,我们都觉得似乎出国之后,政治关注本身提升了,也有了很多之前从未有过的想法。然而我们都无法去衡量说,究竟这种想法的转变,是因为今年上半年发生的魔幻事件,还是因为出国,可以接触到多元的不同声音、不同态度,因而导致我们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问他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为还和从西雅图的他的女朋友一起吃过饭,我就问他,结婚之后想不想要孩子。他认真想了下给了我一个答案。

如果过的还算可以,例如每年年收入能有个百万,那么就会把老婆送来美国生孩子。anyway 还是要送来美国。

如果日子过的很差,例如在北京每年只能赚三五十万,那么就算了,不生了。

我听了之后特别难过。话说我也很喜欢小孩子,甚至看到 C 阿姨那么认真的代孕,我自己都有点动心。然而时移事易,终究是一个悲惨的星球,似乎很少有人能过的精彩,因此自己也觉得算了。何曾想,这个师弟是何等的钢铁直男,也竟然说在这样的时代自己并不想要小孩子罢了。

事实上这样的困境都来源我们自身。例如他问我的,为何没有入党。是没有机缘,还是从来就是个愤青。我想一部分启蒙来源于 TW,那个姑娘真是个性,连团员都不是。不过我觉得我在来美国之前是不配称「愤青」的,算个「文青」。后来究竟是自己没有那样的兴趣。

他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似的,对我解释为何他会入党。这倒奇怪了。这有什么。不过他的道理似乎让人难过。他说,他毕竟经历过一个蒸蒸日上,整个国家都每天每个部分都在变好的时代。然而现在总让人觉得怀疑,自己的青春时代,竟然随着整个国家最好的时代,一起远去了?

于是可以可想而知,那些曾经曾经经历过八十年代开放时代的一代人,在那之后的人生,内心是何等的境况。

于是整个吃饭,也没有吃很多,两个人究竟大部分时间都还是在讲话罢了。跟我预期的迥然不同,竟然有点温情脉脉、彼此懂得的意味在,有点感人。

要知道我们都曾经算是有出国机会的。在适当的时候没有把握的话,似乎那样的机会再也回不来了。但是,谁有想要背井离乡在所谓的他乡享受空气和瓜果蔬菜呢?不过是,自己的故乡,连最基本的自由和尊重都不愿给,那么还能让人怎么办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