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上的同性恋话题。

今晚博士同学聚餐,庆祝第一学年的结束。聚餐这件事情在某校并不稀奇,人际关系这件事情需要在酒桌上才能表清楚情,于是层出不穷的饭局汹涌而来,还找了各式名头,这边一个『高水平』(水瓶座),那边一个『师门宴』,找个名头实在是简单。然而饭局究竟能带来什么,大家并不清楚。只是每到夜色升起,学校西门、南门附近就开始歌舞升平,而到了周五晚上,学校小西门就开始妖风四起,所有平时在BBS潜水的死宅门们开始浮出水面,寂寞的灵魂需要寻找同类安抚。

上班的时间更是如此,个人时间几乎全部牺牲,所有的时间都被安排在了跟部门吃饭,跟合作公司吃饭,跟媒体吃饭,跟兄弟部门吃饭,跟子公司吃饭,临了,一群从北京南下的北大清华人大北广等学校的人也要悄悄聚在一起,在南边共同想念那北大清华的西门鸡翅,人大的羊蝎子涮羊肉还有北广的水煮鱼。唯有如此,一个个小团体开始孕育,交际网络开始成形。其实你也并不知道那究竟能带来什么,但是大家都如此。然而一向不合群的我却用尽了辛苦。

国内的博士教育在国外看来应该算是一个奇观。以我的同学为例,60%以上均为在职博士人员,有牛逼哄哄的政府部门人员,跨国公司的老总,已有教职的高校老师,等等;真正脱产来读博士的人仅仅占到1/3左右。(理科、工科、医科等方面我不了解,不予置评,本人就读专业为人文社科专业。)

于是当这么一群背景差距如此之大,可调动资源又如此不同的人来说,饭局话题实在是件好玩的事情,但是话题来话题去,只缺一个,那就是学术。『学术』在一群博士生的饭桌上,被视为异类。

敝院一直男少女多,因此今天的话题总结起来,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育婴。第二,婚恋。第三,同性恋。

某女同学于去年开学终于结婚,今年成功受孕。于是这个饭局开始变成了讨论奶粉,讨论母乳,以及讨论如何才能成功受孕的话题。已婚人士各个分享经验献计献策,未婚同学各个听得脸红脖子粗,不敢多言半句。争论开始于女生认为不应母乳喂养,而男士认为母乳喂养更好,那位男士任职于国家级别的政府机关,说话虽然温和,但是态度强硬到底。

婚恋话题源于某国企老总想要给其手下介绍对象,承接却是某女同学一直没有男朋友,然而其硬性要求房子、长相、身份,最后一个要求最严格,必须是清华的理工男。因此频频碰壁;另一个从来没有恋爱经验的女生终于有了恋人,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又对诚惶诚恐。然后她很自然的说,『男友一直爱穿颜色鲜艳的衬衣,我怀疑他有问题。』大家对所谓『有问题』心知肚明,即『同性恋』。于是一堆女生开始七嘴八舌献计献策,甚至有女生提出应该『以身试法』来验证,并且声称『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同性恋』作为一个被一群博士生讨论的话题,并不仅在『讨论』本身,没有人关心这个人群的生存现状问题,没有人关注他们是谁他们有什么困难,这样的『讨论』与博士生的身份无关,非常合乎常情,同时有点不合时宜。

然后对于他们对面这个28岁的,绯闻不断的,却依旧单身的我,所有的目光开始涌向我一个人。大家玩笑式的说『宋老师,您的男朋友呢?』这个时候女个唯一单身的女生跳出来大声说『我不赞成男生搞同性恋,本来资源就不够用,这下子又损失两个。而且你们知道吗?同性恋一般都是长得又帅,又非常优秀!』然后目光又重新投向我,这个时候我只好打趣似的说『求介绍!』心里却在默念,老子是不是同性恋,关你屁事。

最后,那个任职于国家级政府部门的『司长』开始总结陈词,『我一直无法理解同性恋。最近几年我觉得可能就是我爱吃素,人家爱吃肉的区别,然而心里终究还是接受不了。』然后不知道谁冒出来一句『也许很多年之后我们会发现,人家的意识其实超前了好多年。』然后话题又开始回归婚恋与母婴,比如,国家级政府部门的男同事曾在某下午接到老婆电话突然翘班,因为要回去『完成任务』,据医生说,下午是最好的受孕时间。

我的个人博客编年史。

我还记得2004年我拥有第一个博客时候的喜悦,那时候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laptop,学校寝室的网络还在201拨号时期,3.5寸硬盘还在流通,有一个512M的硬盘都显得无比高端。

2004第一个博客在MSN Space

主要的书写对象是给『猴子』同学。我还记得当时的副标题是『我没有很想你,我只是在高兴的时候像你,不高兴的时候也想你』。

2005第二个博客在Blogcn

因为偶然的机会博客被『猴子』同学发现,我屁滚尿流的将博客搬到了Blogcn。那个博客延续了第一个博客的风格,一副颓靡至死的劲儿。

2006第三个博客在歪酷

我开始经营自己的第三个博客,这个博客我选择了歪酷。但是一大批文艺青年选择了歪酷落脚。因为当时自己开始思考人生的转向问题,开始选择考研,大学生活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因此书写的内容开始从『爱情』的题目转向到读书、电影以及真实的大学生活,因此在自怨自艾的情绪之外多了很多对于生活状态的记录。

非常好玩的是在歪酷因为互相串来串去看博客结识了到现在仍旧是非常好的两个朋友,一个在南京的女生和一个在重庆的男生。这样的方式就像更早的时候的通过书信方式结识的『笔友』,以长文的方式交流思想,并且在生活中关照对方。这样的关系非常干净和纯粹。

歪酷的博客给我带来了最大的访问量和最初的虚荣心。

2008第四个写长文的地方在豆瓣日记:

主要书写的对象是『小太阳』。也许将豆瓣日记定义为博客并不准确,然而豆瓣日记确实成就了我最酣畅淋漓的写作,同时也给了带来了不少的朋友。但是在豆瓣写日记面临受审查较多,以及无法分档归类等方面的限制。因此离开豆瓣也就成了一项预谋。

2009第五个博客在Blogbus

随着歪酷的没落,在歪酷的一群博友集体搬家,我也随着搬走了。当时有几个地方比较火,新浪博客、天涯博客以及博客大巴。我不太喜欢捆绑式的写作,同时写博客求清静,因此选择了博客大巴。

与前面的博客不同的是,这个大巴都是写给认识的人看的,很像一个公关的窗口,因此什么感谢文啊,煽情文啊,或技术类文章都在那里。

这几个博客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彼此不通,它们之间没有交集。每一篇文章的发布都仅在一个博客上。这对于我自己而言是一个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在MSN以及Blogcn的博客文章因为历史原因都没有能够留下,之后电脑硬盘坏掉使得那一段时间的所有书写都化作虚无,现在想来未免全是遗憾。

感谢介子老师为我提供这个平台,让我在沉淀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有一个地方梳理自己,同时可以不受审查的侵扰。我其实已经申请好了豆瓣小站,希望以小站的方式来继续书写,但是小站是在没有什么书写的氛围,因此后来又求介子老师为我提供空间。希望这个地方能够作为自己将近而立之年的书写平台,将多年来不曾集合到一起的做学、思考、读书、观影、情仇爱恨等集中到一起,以期还原一个立体本色之『我』,为多年后自己研究自己提供一些依据,也许那时看现在就如同此时看2004年的我,『昨天的你,可曾想到昨天的未来如现在』,内心却只能无可奈何的坦然。

WordPress对我来说还是有一点点难。现在才真心想要学一点设计、作图的技巧。脑中对于页面的很多想法因为技术不到位而无法实现,非常遗憾。姑且简单的来,慢慢丰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