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链接与突然断裂。

豆瓣突然之间坏掉了,我本来以为只是要一两个小时升级,后来才明白是「不可控因素」。再后来到处询问原因,得知真相之后,只能假笑一下。

本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空里穿行,开车走熟悉的路,天冷了猫每天都睡在我的腿上,或者在微信里打开聊天窗口跟喜欢的朋友聊天,不喜欢的假装不在——本来以为豆瓣 down 掉了应该没什么吧?很多朋友都 complain 说,没有豆瓣了好无聊哦,像失去了一部分「自己」。

今天登陆博客,发现有新留言,喜不自胜。打开留言模块,看以前的留言,又觉得恍如隔世。竟然还有人看我的博客?为什么我在博客就可以无所顾忌的瞎写,在豆瓣就觉得要写的「想点样子」,不然不敢发出来?博客有人在看这件事情到底让我感到畏惧呢,还是感到开心?大约是,心底里还是希望有人看,但却不想知道谁在看……豆瓣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个形成了的固定「人际网络」,你还是需要对自己进行一些「印象管理」。在不知道谁在看的平台上,就假装不知道谁在看吧。瞎扯也可以。

以前我是对博客有依赖的,很多时候就是要写出来。写出来有意义吗?不知道,写出来就是意义本身。

那时候也会有一些朋友。说到底,我更喜欢那个博客年代交朋友的逻辑。大家努力在书写自己、展示自己,一写就容易露怯,但是一旦书写就会把自己暴露得一览无余。那些太肤浅的、自恋的,往往没有什么自信与动力与长文字打交道,我猜他们主要的阵地是「聊天室」。于是那个年代我可以交到很好的写长博客的朋友。智能手机时代的豆瓣都是在发图,或者如同嚼舌根的老妪那样,对任何事情都能不系统的发表建议,空洞而乏味。挺无趣的。

既然如此,为何豆瓣还是如此的让人迷恋呢?

我想就像是,一部分自己现实生活中无法触及的人际关系、话语网络,被切断了。有什么现实的影响吗?对我而言其实是我的,因为我不看朋友圈,也不怎么刷微博,我的现实社会发生的诸多乱象、新闻事件等,大多是因为友邻的转发。这些被我多年来「精挑细选」的人际关系当然 means a lot to me。他们帮我形成我的信息圈层。

他们突然没有了。

很多次就这么傻傻的打开豆瓣,冷冷的刷来刷去,没有新的内容。如此看来豆瓣在我生活里还是起了重要的作用。我的一部分虚拟化的自我是在这里构建的,而意义层面,又让我得以去接触到我日常生活里缺失的那个部分——有上升的也有下沉的。

但也有一些好玩的现象。例如,我的豆瓣其实一直有新的提醒。我的积年写作的影评、日志又被一些人翻出来看,偶尔会收到友邻的豆邮,我想,在一个没有广场的社区里,我家大门又打开了,我们确实遇到新的人的几率会变小,但是否会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认识我们周边的人。我不知道。然而我这里的真相却是,我这几周陆续在增加关注量(20+),或许在缺乏广场的光怪陆离的表演时,我们会更有耐心静下来去阅读长文章。

我所成长的时代网速连图片格式都难以支持,于是我们疯狂的用文字来表达自己、渴求认同。那样的时代塑造了我。豆瓣近几年图片、视频一拥而上,降低了用户进入豆瓣的门槛,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老用户的使用体验。老用户如我也在不断改进使用豆瓣的方法,豆瓣从工具型(电影、音乐、书籍标注、评论)社区到社交导向的社区的转型,促使我精选我的关注对象。从自己和自己玩,到更多去关注(且不求回关注)我能接触到的意见领袖。而最初偶遇他们的方法,更多是从影评、书评来的。但也有遗憾的部分,很多曾经写好评论的人们,如今要么就很少写评论只是在发微博式的短语(我自己也是如此),要么就是变成了职业写手,开始收费或者经营起自己的自媒体。

那么我自己还适应「工具型」的豆瓣社区吗?我想一定程度上,我最近的阅读量,不管是 paper、书籍还是书评、影评,都大大的提升了,这是好事,说明社区型的豆瓣还是不断的将我的时间碎片化,而不是我在碎片化的使用豆瓣。好处是,我好像能与它和平相处了,焦虑感少了许多。

然而总在舒适区躺着并不是好事,焦虑感多了会生病,少了就会变成固步自封的盲人,有么点焦虑感但又不是太多的生活,也许才是最好的状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